為何不做普篩? 張上淳:驗23000人才1陽性 恐難找感染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在台灣社區感染低,民眾遭感染的機率很低,在這種情況下,若要檢驗抗體,很不容易。(指揮中心提供)
首次上稿 16:23
更新時間 16:58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持續延燒,除了國內現有的核酸檢測外,是否再採取抗體檢測,近期成為討論焦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台灣目前社區感染情況來看,若檢驗2.3萬人才會找到1人陽性,花這麼大的力氣做這件事情仍可能找不到感染者,但可考慮鎖定高風險族群。
張上淳指出,當一個人被感染、身上帶有病毒時,除了檢測核酸外,在感染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產生抗體,到了7到10天後,轉而可檢驗抗體,間接說明是否曾經被感染。
不過,張上淳指出,抗體有不同,急性期出現的是IgM,可能2週就會消失,但IgG則是會在10天到2週後出現,並且長久存在。對於全新病毒來說,或許可說明是最近感染的,但若是長久存在的病毒,就不能說明是最近感染的,有可能是過去感染的。檢驗是否產生抗體,除了確認有無感染過外,通常有抗體者也就不太需要擔心再次感染。
然而,張上淳也強調,目前在台灣社區感染低,民眾遭感染的機率很低,除了確診個案外,其他感染者即使未被偵測到,但數量仍是很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若要檢驗抗體,很不容易。
張上淳說明,以2300萬名民眾來說,假設1000個人感染的話,「就得檢驗23萬人(應為2.3萬人,疑為口誤)才會找到1人抗體陽性」,因此花這麼大力氣做這件事情,仍可能未能找到感染者,但可考慮鎖定高風險族群。
張上淳也補充,當歐美國家社區感染嚴重時,檢驗當然容易驗到抗體陽性,假設3%至10%都感染過的話,每檢驗10人就可以測到1人陽性,不用花很大的力氣即可釐清感染族群。
張上淳說明,檢驗方式仍要視各國感染的情況而定,台灣目前當然不是需要立刻去做這樣的監測。至於治療方式,一直都關切國外報導,也是持續關注正式科學期刊,對於歐美有不同方式嘗試都在掌握中。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懶人包》傳染途徑、預防措施看這裡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