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果遇蟲害 全台最大產地國姓鄉加強防治
國姓鄉為全台最大咖啡產地,近幾年飽受咖啡果小蠹蟲危害,導致產量減少。(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南投縣國姓鄉為全台最大咖啡產地,但近幾年飽受咖啡果小蠹蟲危害,為協助農民防治,並減少噴灑化學藥劑傷害,農委會魚池茶業改良場特別研發新型誘捕器,透過技術移轉廠商生產,不但節省資材費,餌劑的滅蟲效果還提高2成,公所今年也編列經費補貼誘捕器採購成本,鼓勵農民共同防治,達到最佳效果。
國姓鄉咖啡栽種面積已近200公頃,是全台最大咖啡產地,受氣候暖化影響,原本肆虐南部的咖啡果小蠹蟲近幾年來逐漸北移,國姓咖啡產地也慘淪疫區,危害率已近3成,遭蟲啃蛀的咖啡豆直接報銷,不僅產量減少,還得花人工剔除,讓農民雙輸。
國姓咖啡近幾年推動咖啡產地認證,有嚴格的農藥殘留檢驗,農民若加強噴藥,不僅易導致殘留受罰,長期也對自然生態環境不利,魚池茶業改良場協助研究改良型的咖啡果小蠹蟲誘捕器,目前已透過技術移轉廠商量產,市售1個誘捕器約120元至150元,改良型的誘捕器約90元,若大量採購則約70元,至於添加甲醇、乙醇的餌劑配方也經過調整,經實驗測試誘殺率提升2成。
茶改場研究員劉千如說,農民可依危害程度調整誘捕器數量,通常每3至5株吊掛1個,1分地約栽種120至150株咖啡,吊掛數量約40至50個。
國姓鄉公所今天召開咖啡果小蠹蟲防治會議,每年3至5月為是咖啡結果期,也是防治咖啡果小蠹蟲黃金期,建議農民共同防治,效果會更好,公所今年也編列20萬元,補貼農民採購誘捕器,每個補貼10元,預計補助數量2萬個。
公所說,並不會限制農民採用市面上哪一款的誘捕器,只要農民提供購買數量收據、發票及相關照片向公所提出申請,經費用完為止,農民要把握機會。
國姓鄉公所召開咖啡果小蠹蟲防治會議,會中展示茶改場研發技轉的新型誘捕器。(記者佟振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