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就是教室 台南將軍國小走讀紀錄傳承家鄉歷史

將軍國小學生進行社區影像紀錄,深入將軍社區、訪問耆老、產業和景點。(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將軍國小傳承家鄉歷史,以社區為學習場域,學生跨域走讀後以繪本和紀錄片方式呈現,更建置社區繪本及影像地圖資料庫,成為學校教材,讓社區文化守護的種子從小扎根。
將軍國小以「將軍挖!哇!哇!」系列方案,連續四年獲得文化部及台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經費補助,以創作社區繪本、小小解說員及社區影像紀錄方式深入將軍社區、訪問耆老、產業和景點。
學生按計畫逐年「挖」出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不只學生,連社區居民也對學生傳承及守護家鄉的行動發出「哇!哇!」的讚嘆聲。
校長陳良圖說,將軍國小長期深耕社區產業及歷史文化,透過小小解說員解說將軍人文歷史,發展家鄉故事繪本及帶領學生家鄉紀錄手走入社區,以「社區即是教室」理念,目前已完成4本繪本及4支紀錄片。
四本繪本是《神明造型師》、《籮伯公的大餅店》、《將軍》、《花爺爺與花婆婆》,保存和紀錄了家鄉人事物,插圖可愛,內文有趣,可讀性高。
學生柯竑聿和吳育岑說,學習課程走入社區,認識家鄉很多人、事及景物,有好多故事,能把家鄉的美麗紀錄傳承下去覺得有成就感。

台南市將軍國小以創作繪本傳承家鄉人事物的歷史。(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市將軍國小以創作繪本傳承家鄉人事物的歷史。(記者楊金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