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離島立棺習俗 反映早期交通不便
澎湖離島眾多,由於早期航海技術不發達,因此先民都在家中擺設立棺應急備用。(顏江龍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離島眾多,但早期島嶼間交通不方便,因此轄管最多離島的望安鄉,流傳有「立棺」的習俗,以備家中有人突然猝逝不時之需,同時也會以棺材當嫁妝,讓跳島遠嫁的女兒最後也能順利入土為安,象徵娘家的用心與愛護。
雖然多數人視棺材為觸霉頭不吉祥的意思,但是早期在澎湖望安鄉所轄眾多島嶼,因為地屬離島交通不便,擔心突遇變故急需棺材,因此家家戶戶幾乎都備有「立棺」,依照習俗,棺材必須直立在牆壁邊,不能平放靠地,才不會觸霉頭,另外還有家中立棺添福壽的意味。
另外早年棺材是富人家的嫁妝之一,有「老嫁妝」之稱,因為早年交通不便且男尊女卑,父母擔心嫁出去的女兒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娘家,也害怕女兒嫁到夫家會被欺凌,所以嫁妝在能力所及之下,會包含棺材,至少讓被欺負的女兒,死後還有棺材可以入土為安,也成為澎湖離島文化傳奇之一。
當然隨著時代進步,離島立棺習俗也漸漸走入歷史,但在望安中社、已廢村的西吉嶼等離島,部分殘破屋舍仍可看見立棺,但早已人去樓空,只剩下立棺孤零零的立在牆邊,但千萬不要好奇翻弄棺材,有些成為毒蛇棲息的巢穴,小心遭到蛇吻,在離島就醫不及的環境下,還是建議遠觀拍攝。
澎湖東吉島廢棄古厝,還看得見立棺奇景。(記者劉禹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