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將成必然結果 林務局:共同面對有熊國
近期發生台灣黑熊闖入校園,以及南安小熊、廣原小熊等事件,讓民眾意識到如何與黑熊共存的重要性。(圖擷取自林務局)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幾年傳出台灣黑熊在橋上與火車相遇,去年南安小熊、最近廣原小熊先後出現,面對未來臺灣黑熊可能日漸頻繁出現在鄉村聚落周遭,民眾開始意識到如何與台灣黑熊共存的重要性;林務局表示,由於過去30年來政府與民間對於中央脊梁山脈國有森林的棲地保護與復育,「熊出沒」已是必然的結果,眾人必須共同面對即將回來的「有熊國」。
去年7月南安小熊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今年6月,一隻大黑熊闖進海端鄉南橫公路旁的霧鹿國小校園,與恰巧在戶外的替代役男相距不到5公尺,部落居民直說台灣黑熊第一次這麼靠近部落;最近台東廣原出現小黑熊,南安地區又再次發現熊蹤。
《中央社》報導,住在台東延平鄉的獵人山豬王吉呀努說,這幾年的確黑熊越來越靠近部落,往山下移動,但不是因為山上沒有食物,而是近年來保育觀念提升,吃山產的民眾減少,很少人上山打獵,動物逐漸豐富。另外,台灣黑熊非常喜歡吃姑婆芋的果實,常在春夏之際,出沒在姑婆芋生長的500多公尺以下低海拔。
林務局也在臉書上表示,台灣黑熊的歷史分布區域本來就包括淺山地區,隨著過去30年來政府與民間對於中央脊梁山脈國有森林的棲地保護與復育,台灣黑熊早已度過了最壞的處境;而棲地逐漸改善下,族群逐漸向淺山靠近,特別是原本熊口就相對穩定的區域,「熊出沒」是必然的結果,並不是高山生態出現了問題。
林務局指出,面對未來台灣黑熊可能日漸頻繁出現在鄉村聚落周遭,該如何因應將會是大家要共同修習的全新學分,這門課除了動物學,還包括社會學,甚至會有政治學。林務局說,面對這全新的課程,想請大家一起,以謙卑的態度共同學習,彼此包容,理性溝通,共同面對即將回來的「有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