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病父捨百萬年薪返鄉當養鴨人家 今成模範農民
吳鴻基五金黑手轉職養鴨,養出一片天。(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原本從事五金加工的吳鴻基,為了陪伴臥病的父親,中年返鄉轉職成「養鴨人家」,他利用自己五金機械的專長,打造「友善養殖」鴨舍,還研究鴨子的習性,打造「鴨產房」,節省撿蛋的人力,他不藏私地提供自己的智慧結晶給同業參考,有效提昇國內養鴨業的生產環境,今年吳鴻基獲得農委會模範農民的殊榮。
現年43歲的吳鴻基,高職畢業後就到台北闖盪,他到新北五股一間五金工廠當黑手,一路從作業員做到廠長,年收入早已破百萬。
正當成為老闆最得力的助手時,年邁的父親因痼疾暈倒,必須有人隨侍在旁,33歲時返鄉伴父,事業從零開始。因為父親年輕時曾養過鴨,鄰居友人不乏「養鴨人家」,吳鴻基決定投入蛋鴨事業。
吳鴻基為病父放棄台北的事業,讓做貿易有成的叔叔感動不已,提供他500萬元的創業基金,而吳鴻基取得資金後並非貿然投入,而是深入研究蛋鴨的習性,他利用自己五金機械的專長改良傳統鴨舍,捨棄罹禽流感風險高的露天鴨舍,蓋出「非開放式或密閉式養殖鴨舍」。
他把鴨舍用隔離網柵分成兩邊,一邊是可以讓鴨子戲水和吃飼料的「活動區」,另一邊則是夜間讓鴨子安心生蛋的「產房區」,他又使用高透光性的帆布網,可控制光線及通風,也自創組合式高床架,這種全台獨一的鏤空高架式的地板,地板架採方格式組合,用水注可輕易沖洗,也可整片掀起,鴨農完全不用擔心鴨屎沾黏其上,非常衛生。
吳鴻基說,鴨子住得建康又快樂,抵抗力自然增加,何需再注射抗生素,傳統的雞隻籠飼,雞隻養殖空間密度高,雖然產量也高,但罹病的風險因環境不良而提昇,養殖者再輔以抗生素投藥預防,完全本末倒置。
他也表示,自己棄工從農的過程也遇到很多困難,也曾入不敷出,但遇到問題就是克服它,如今收入也已凌駕以前當廠長的日子,他認為,台灣的鴨蛋事業還是大有可為。
吳鴻基五金黑手轉職養鴨,養出一片天。(記者顏宏駿攝)
吳鴻基五金黑手轉職養鴨,養出一片天。(記者顏宏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