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帶紫苞舌蘭回蘭嶼 農委會紀錄片獲美國3大獎
農委會今天舉行影片發表會。(記者簡惠茹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台灣首部為瀕絕植物發聲的4K高畫質影片,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天舉行「絕處逢生,讓瀕絕植物回家」生態影片發表會,耗時6年完成,拍攝植物保育流程到實際在蘭嶼地區執行紫苞舌蘭保育行動,在2018年美國國際金勳章獎中,勇奪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卓越獎、攝影卓越獎、公共服務影片類卓越獎3項大獎。
農委會特生中心和大為文化團隊合作拍攝「絕處逢生」影片,描述千里迢迢帶著瀕絕植物紫苞舌蘭回到原本屬於他們的家,紀錄把紫苞舌蘭回種蘭嶼、成功復育的故事,紫苞舌蘭屬於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極危等級的植物,從過去遍佈蘭嶼全島,減少到只剩下一個野外生育地,後來因為天秤颱風來襲造成崩塌,讓整個族群幾乎消失。
「野生植物不會說話,最需要大家幫忙發聲。」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表示,這部影片是為了呼應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後續努力要執行的工作,希望喚起民眾對於野生植物保育的重視,特生中心第一次用4K畫質拍攝,透過高科技攝影手法,吸引觀眾的目光。
目前紫苞舌蘭已經回種500多棵,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李權裕復育工作過程中,甚至因為不慎滑落河谷摔斷半顆牙齒,他指出,工作期間,認識許多投身保育工作的民眾,以及願意幫助我們的蘭嶼達悟族朋友,每次去蘭嶼400多公里的車船、徒步來回近10個小時,背負著紫苞舌蘭苗木回到他們的家鄉種植,看到大家都動員起來一起復育,真的很感動。
導演陳柏州指出,拍了15萬張照片完成縮時攝影,要了解植物特性,植物在日夜照光下也可能因為時差不開花,希望讓民眾看完以後影片後,有更多人來付出,幫助瀕絕植物。全片長度約24分鐘,共有華、台、客、英及日語五種語言版本,特生中心指出,除了紫苞舌蘭,影片還有拍攝多種瀕絕植物,以及開花時期的縮時攝影與空拍台灣原生育環境的面貌,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到特生中心網站觀賞,網路YouTube也會有其他版本影片推出。
絕處逢生-讓瀕絕植物回家 4K 華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