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推「高麗菜登記收入保障制度」 每公斤至少6元收購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說,確保農民收入是農委會的責任,高麗菜農經過登記後,高麗菜出現價格下滑,只要品質達到標準,農委會將以每公斤至少6元收購。。(記者簡惠茹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農委會將在今年農曆年前推出「高麗菜登記收入保障制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確保農民收入是農委會的責任,高麗菜農經過登記後,高麗菜出現價格下滑,只要品質達到標準,農委會將以每公斤至少6元收購。
農委會將在今年農曆年前推出高麗菜登記收入保障制度,根據估算,高麗菜不分品級,1公頃成本約20萬,產地直接成本約每公斤3.6元,加上包裝運銷約1.5元,估計批發價超過5元應可獲利,因此也是目前的監控成本價格。
陳吉仲今天在農業保險成果發表記者會後指出,農民登記種植數量後,農委會首先透過預警系統,把完整產銷資訊提供給農民,再來會跟全國30幾家種苗業者密切合作,透過種苗管控達到產銷秩序平衡,避免產銷失調,最後農民如果豐收產量過剩,後續還有加工、出口外銷協助處理。
陳吉仲說,前面措施都做了以後,最後萬一市場價格還是下跌,農委會以至少每公斤6塊錢的價格,在產地跟農民購買,並嫁接外銷業者、加工業者或國內通路業者,6塊錢遠比生產成本價格還高。
陳吉仲指出,這個制度的優點在於,以前是跟種苗業者取得種植數量的資訊,但那是農民已經要種植的數量,無法提前控管,而現在則是往前推一個月,農民跟種苗業下訂單的時候就能掌握,所以等同提早一個月了解種植資訊,達到預警系統的改進,而且會讓所有種植高麗菜的農民獲得資訊。
媒體詢問是否會出現農民搶種的情形?陳吉仲說明,高麗菜的登記收入制度某種程度也是一種保險制度,政府將來要收購的高麗菜,要有一定品質,而不是就不用做生產管理,所以不會造成這樣的情形發生,品質只要讓消費者或加工需求,農民和業者之間交易都能清楚認定。
對於之後是否有機會推廣到其他農作?陳吉仲說,高麗菜優先,後續也會有品項慢慢加入,農民的收入要確保,這是農委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