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興牛引進台南 業者:氣候因素是關鍵

台南新科市長黃偉哲有意將源興牛引進台南,不過業者認為,氣候因素才是飼養的關鍵。(記者萬于甄攝)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台南市新科市長黃偉哲選前提出,引進台灣和牛「源興牛」到台南飼養,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念成認為,源興牛品質仍否能和消費者所想像的和牛一樣穩定,且銷售通路、市場定位也是一大問題。
國人愛吃牛肉,一天可吃掉兩、三萬噸牛排,但台灣牛肉大部分仍仰賴國外進口,像是安格斯、日本和牛都頗受消費者青睞,但外來種牛隻若要在台灣飼養,蘇念成表示,以台灣的技術基因配種不是問題,但後續的氣候環境、飼養原料才是重要的關鍵。
蘇念成說,以日本和牛為例,根據油花分布多寡,等級也有所不同,而油花要多,牛隻吃的穀飼料就要多,但台灣氣候相對較炎熱,牛隻吃的穀飼料就有限,因此,日本和牛引進台灣飼養的「台灣和牛」是否成功,有待牛隻屠宰後才能論定。
蘇念成表示,台灣肉品市場除國外進口牛肉,常見的肉牛以水牛、黃牛及乳牛品種為主,前兩者以野放草飼,但較不受市場喜愛,後者乳牛則以穀飼居多,乳母牛可泌乳、生小牛,乳公牛則送往屠宰場,都有一定的銷售市場。
蘇念成說,台南善化肉品市場一天的牛隻屠宰量約三十多頭,銷售客群以餐飲業、商家為主,而在台灣飼養和牛,相信飼養成本勢必提高,屆時台灣和牛的市場定位、銷售通路、價格為何,都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