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疝氣非男性專利!婦開腹疤痕激凸 竟是腸道跑出缺口

醫師許倍豪指婦人下腹部12公分傷疤的右下方,有拳頭大的切口疝氣。上腹4個小洞為腹腔鏡疝氣手術的傷口。(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一名48歲婦人3年前接受過子宮和卵巢開腹手術,今年初發現右下腹突出腫塊,最後大到如拳頭大小又疼痛,就醫發現竟術後筋膜傷口癒合不良出現缺口,腸道從缺口跑出來,造成腹壁切口疝氣,經腹腔鏡手術人工網膜修補才恢腹。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消化外科醫師許倍豪指出,傳統開腹手術傷口較大,筋膜癒合較不良,腹壁切口疝氣發生率約10%到15%,年紀大、肥胖、提重物或久站坐蹲等腹壓大,就容易發生。
這名婦人之前的開腹手術在下腹部留下12公分的疤痕組織,站立時疤痕的右下方出現突起腫塊,有8公分大,躺下可推回,筋膜缺口有3公分大,腸道就從缺口跑出來,成為腹壁切口疝氣。
許倍豪說,疝氣是腹壁張力不足,腹腔內壓力太大造成腹壁缺損,腸子可能會卡在腹壁形成疝氣,最常見的為腹股溝疝氣,嚴重會腸阻塞或腸子壞死,切口疝氣也有此風險。
筋膜是保護和支撐腹壁,手術造成筋膜傷口,一旦癒合不佳,支撐強度不足,就容易疝氣,可評估是否要手術,要修補有傳統開腹手術沿著傷口打開腹壁,也能用腹腔鏡手術以人工網膜修補。
許倍豪建議,傳統開腹手術後3個月內穿束腹帶保護傷口,並避免提重物、久站 坐等讓腹壓大的動作,微創手術後1個月內就應避免這些腹壓大動作。

婦人開腹手術,筋膜癒合不良造成,切口疝氣。(記者蔡淑媛攝)

腹壁切口疝氣,筋膜癒合不良造成,腸道從筋膜缺口突出。(記者蔡淑媛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