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縣文化局典藏34年 藍蔭鼎「滴翠」重見天日
世界10大水彩畫家藍蔭鼎的代表畫作「滴翠」,被文化局典藏34年後,再度重見天日。(記者林敬倫攝)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美術館今辦理「詩意凝視-宜蘭美術館典藏」特展,宜蘭縣文化局首次讓鎮館畫作「滴翠」與民眾相見歡,「滴翠」是世界10大水彩畫家藍蔭鼎的代表畫作之一,市價粗估超過千萬元,該作品已在文化局典藏超過34年,且是經過一番曲折才順利被保存下來,如今重見天日,讓特展更加備受矚目。
出生於宜蘭羅東的藍蔭鼎,受日本水彩畫名家石川欽一郎賞識拜於其門下,並受其推薦以旁聽生身分赴日進修。他曾任「台灣畫報」社長,60歲時受日內瓦國際藝術年鑑推薦為世界25位傑出藝術家之一。69歲被歐洲藝術評論學會及美國藝術評論學會,選為第1屆世界10大水彩畫家,除了畫作,他在文學寫作上也頗有成就,有「左手拿畫筆,右手寫文章」的美譽。
藍蔭鼎以水彩畫聞名,雖然水彩畫保存不易,畫價不如油畫,但藍蔭鼎的藝術成就備受肯定,在拍賣市場上也多有數十萬或超過百萬的成交價。至於「滴翠」這幅畫,是藍蔭鼎50幾歲,水彩畫達鼎盛期的代表作之一,粗估市值超過千萬元。
「滴翠」作品長74公分、高52公分,從民國73年開始在文化局典藏,它原本存放於宜蘭縣議會議長室,宜蘭縣籍藝術大老陳忠藏在議會初見「滴翠」後,向時任議長陳進富建議,議長室來來往往的人多,也有油漆工等修繕工人出入,加上宜蘭水氣足、溼氣高,畫作容易遺失且不易保存,應捐給文化局典藏。由於藍蔭鼎是宜蘭在地畫家,加上「滴翠」是文化局唯一一幅藍蔭鼎畫作,就此成了局裡的「鎮館之寶」,典藏後從未在大眾面前露過面。
文化局昨在宜蘭美術館辦理「詩意凝視-宜蘭美術館典藏」特展,展期到3月18日,而「滴翠」經過34年後,終於再度重見天日;前文化局視覺藝術科長,現任文化局行政科長巫習民說,藍蔭鼎是宜蘭最早期國寶級畫家,作品備受肯定,加上「滴翠」畫的是宜蘭農村的風景與特色,充分展現藍蔭鼎水彩畫的風格與特色,因此才會被認為是文化局的「鎮館之寶」。
文化局長李志勇說,典藏工作需要長期性策略,一直以來都會為宜蘭當地藝術家的作品為核心做研究典藏的工作,這些典藏品很難被大眾看見,希望藉由這次展覽,讓民眾有機會欣賞最珍貴的畫作。
文化局在宜蘭美術館辦理「詩意凝視-宜蘭美術館典藏」特展。(記者林敬倫攝)
「詩意凝視-宜蘭美術館典藏」展期到3月18日。(記者林敬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