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館「扛茨走溪流」特展 認識前人移居歷史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和鄰近聚落村莊共同推出「扛茨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吸引民眾參觀。(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搬家」對現代人來說,是由一堆紙箱、家具和搬家公司的服務過程,但對自清代移墾到台南台江一帶的居民來說,「扛茨(厝)」是台江在地記憶,動員庄頭鄰友們一起把整間竹建的房子搬移到安全地點的集體生命經驗。
這段兩百年來因應生活環境和水文變化條件的移居歷史,原以「扛茨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特展方式,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內展出5個月後,這次台史博與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鄰近聚落村莊合作,展開地方巡迴展,首站移到南台灣創新園區。
今天特展開幕,除了邀請台南地區多位竹藝匠師參與現場展櫃的重製工作,也與溪南寮興安宮借展於1984年護持鹿耳門天后宮羅天大醮的金獅陣獅頭在現場展示。
台史博表示,未來特展將繼續巡迴台江地區,讓博物館透過移展地方與相關教育推廣活動,發掘博物館潛在的在地觀眾。
此外,台史博館內最新強檔特展「地圖很有事:地圖的台灣史特展」也應用地方學調查成果,展出多幅1960年代台江地區地圖;而展覽中的「台南土城仔地方地圖」,正是博物館與在地文化社群合作,經過8個多月實地探索、訪查與繪製後,呈現的在地群體共同生命記憶。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和鄰近聚落村莊共同推出「扛茨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吸引民眾參觀。(記者洪瑞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