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走緊盯空氣品質 高雄2輛監測車機動上路

屏東萬丹塑膠棧板工廠7月5日發生大火,高雄市環保局調派監測車支援監測。(記者陳文嬋翻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時序入秋,高雄市因為大氣擴散不佳,經常空氣品質不良,環保署雖在高雄設有12座監測站,市府環保局為即時掌握空品,已配置2輛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隨時因應空品機動上路。
環保署在高雄共設有12座監測站,但都是固定式空氣品質監測站,環保局為掌握各類公害污染實況,及時機動追蹤空氣污染來源,並評估空品不良程度,已配置2輛空氣品質監測車,隨時可開往指定地點,執行空氣品質監測任務。
例如今年3月底,台南歸仁與關廟交界的垃圾掩埋場起火悶燒,波及高雄空氣品質;7月5日,屏東縣萬丹鄉生產塑膠棧板地下工廠火燒15小時,環保局立即調派監測車到現場支援監測,即時將空氣品質數據傳回監測中心,即時得知污染物數值與危害,讓市府得以迅速應變處理。
環保局說,環境品質監測車可同時偵測二氧化硫、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等空氣污染物,可彌補固定式空氣品質監測站的不足,機動前往指定地點架設監測,也可依照緊急公害事件或民眾陳情案件,做1週以上的長期監測。
局長蔡孟裕說,空氣品質監測車可發揮移動、短期、機動性的任務型監測,既可補固定式監測站的不足,更可讓空氣品質監測從點、線擴大到面,以了解空氣品質現況及長期變化趨勢。
環保局目前規劃空氣品質監測車加強監測區域,包括有大型重要路口、民眾陳情事件、工廠等,以掌握污染源對小區域的影響,發揮即時偵測功能,了解空氣污染的影響,立即或必要地改善,以維護高市空氣品質,為民眾健康把關。

監測車內的監測設備。(記者陳文嬋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