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最後路段履勘過關 9月底全線通車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最後路段C12駁二大義站至C14哈瑪星站,在C14站進行履勘。(記者葛祐豪攝)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輕軌第一階段最後路段C12駁二大義站至C14哈瑪星站路段,今天進行履勘,經過一整天檢查與測試,履勘委員傍晚宣布過關,但列出2項「營運前須改善事項」。
高市府表示,將儘速改善缺失,並報請交通部核准通車營運,預計9月底全線通車。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最後路段(C12-C14站)履勘,今天由交通部邀集全國專家學者進行,由交通部路政司司長陳文瑞為總召集人,分成土建、機電及營運共3組,進行文件檢視、現場設施設備檢視、狀況模擬演練。
經過一整天檢查與測試,委員傍晚宣布過履勘關,但一共提出改善事16項,其中2項為「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包括:月台護欄未設置禁止攀爬標誌,捷運西子灣站車站未張貼往輕軌站之中英文標示,另8項為「一般注意改善事項」,及6項「後續建議改善事項」。
模擬演練的地點於C14哈瑪星站,狀況假設有旅客違規未刷卡不服取締、轉轍器故障、車門夾到旅客背包帶子等。總召集人陳司長表示,演練過程中,司機員操作熟練,順利排除轉轍器故障,另針對車門夾到旅客背包帶子,司機員也處置得宜。
高雄市副市長許立明指出,高雄環狀輕軌是全國第一條,第一階段C1-C14站全長8.7公里,共14個車站,路線通過亞洲新灣區,包含夢時代、台鋁、中鋼總部、市圖總圖、高雄展覽館,穿越愛河橋經過海洋音樂流行中心、港埠旅運中心、駁二特區等重要建設,串連高雄多元化的港灣建築。
高雄市交通局長陳勁甫指出,8月份輕軌C1-C12站的平均日運量,已達10578人次,較通車初期平均日運量900人次,成長約12倍。
輕軌第一階段C1-C14通車後,將抵達哈瑪星地區,配合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10月在哈瑪星登場,屆時也將引進無人駕駛電動車等多項新型綠色運具,讓國際看見台灣發展綠色運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