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阿婆手藝 25歲青年返鄉接手菜包
不忍見阿婆鄒甘美妹年邁太勞累,25歲的孫子鄒竣宇退伍後返鄉跟阿婆學做菜包,承傳手藝,繼續發揚北埔鄒記菜包的名聲。(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北埔老街上著名的鄒記菜包,因為好吃冬天旺季常出現排隊人潮,讓73歲的鄒甘美妹做不來,不忍見阿婆太勞累,25歲的孫子鄒竣宇,毅然決定退伍後學做菜包,開店承傳手藝,地方人士欣見年輕人返鄉,也希望為營造地方特色帶動一股熱潮。
一開始在家幫忙帶4個孫子的鄒甘美妹,孫子一個個長大後,鄰居提議有空不妨做客家菜包來賣,勤勞的她立刻動手嚐試,摸索一段時間後,在慈天宮附近店家前擺攤,邊學邊賣,並聽取客人意見調整做法;經過她用心的不斷改良,10多年來鄒記菜包漸漸打出了名號。
從小由阿婆帶大的鄒竣宇,在陸軍擔任志願役教育班長,放假就回家幫忙阿婆。他說,菜包因手工製作每天限量,中午開賣前,就有客人排隊,經常不到2個小時就搶購一空,讓阿婆忙得不可開交;但阿婆年紀漸長,讓他看了好不捨。
因此去年退伍後,原欲從事資訊工作的鄒竣宇,決定返鄉跟阿婆學做菜包,不讓阿婆的手藝斷了線。熟客們對竣宇多給予支持,但從商的鄒母起初很反對,認為做吃的很辛苦,力勸兒子不要自討苦吃;但竣宇很認真學習,平日備料,每週六、日在中正路的租屋開店,店面的木造裝潢像咖啡屋,推出菜包禮盒,還自製一輛手推車在廟前行銷。
鄒竣宇說,鄒記菜包有艾草和原味兩種口味,主要餡料有蘿蔔絲、瘦豬肉、紅蔥頭、蝦仁、香菇等,都是精挑細選、真材實材;自製艾草,自炸豬油,並堅持採用傳統做法,摘採自家的柚子樹葉,取代墊菜包的烘焙紙,讓菜包在20分鐘的蒸熟過程,柚葉香氣也能入味。
雖然備料過程很費工,但祖孫倆做得很開心,因為客人吃得滿意又安心,也能將菜包手藝發揮光大,是他們最重要的支柱。
相關影音
不忍見阿婆鄒甘美妹年邁太勞累,25歲的孫子鄒竣宇退伍後返鄉跟阿婆學做菜包,承傳手藝,繼續發揚北埔鄒記菜包的名聲。(記者廖雪茹攝)
北埔中正路的鄒記菜包,店面的木造裝潢像咖啡屋。(記者廖雪茹攝)
鄒甘美妹和鄒竣宇祖孫倆每天忙著手工製作菜包,但客人吃得滿意又安心,發揚客家菜包手藝,是他們最重要的支柱。(記者廖雪茹攝)
鄒竣宇打造手推車在慈天宮廟前行銷鄒記菜包。(鄒竣宇提供)
鄒記菜包還推出禮盒包裝。(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