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共享 全班3年省下600個廚餘桶食物

食物共享不浪費,劉學濂(左)省錢付房貸。(記者洪臣宏攝)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中山工商汽車科建教班推動「珍惜午餐,粒粒不浪費」活動,分享飯菜,剩菜由貧境學生打包回家,3年來省下600個廚餘桶食物。該班學生劉學濂從中學到不浪費,現在拿自己薪水繳房貸。
日前超商、賣場,過期食品1年丟掉3.6萬噸的新聞引起熱議,對照中山工商汽車科建教班3年1班實施食物共享,更顯不易。
該班導師蘇漢章從15年前就開始推動該活動。他說,有次看到新生午餐的廚餘桶滿了出來,覺得很浪費,開始推行「珍惜午餐,粒粒不浪費」,目的要讓學生知福惜物,具體實踐愛地球。
每到中餐,學生參酌自己的食量,先把吃不下的食物放進講桌上的「大碗公」,讓食量大的同學分享,偶有剩菜就由經濟弱勢學生打包帶回家,該班廚餘桶向來只有啃剩下的骨頭。蘇漢章說,建教班有許多經濟弱勢學生,學生吃得飽,就不必花錢去買零食。
劉學濂今年當選高雄市模範生,目前就在三陽工業實習,薪資2萬6千元,薪水除拿來繳房貸,其餘就貼補家用,眼鏡壞了也只用膠帶黏合,偶爾買雙籃球鞋犒賞自己,相當節省。
劉學濂國2時父親病逝,母親離家音訊全無,他和79歲奶奶相依為命,親戚幫他付了小公寓的頭期款,每月8千元房貸自己承擔。他說,他重讀念了建教班,大大改善經濟狀況,但他必須省錢付房貸,並攢下大學學費,規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