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方式影響瘦肉精含量 紅燒最不利
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指出,熟牛肉的瘦肉精含量除了受到生牛肉瘦肉精含量的影響外,烹煮方式也會影響,例如比起滷、水煮川燙或油煎方式,紅燒有更高的瘦肉精含量,推測可能是摻雜其他食物或辛香料,或是因烹調方式而產生濃縮的效應所致。(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開放含瘦肉精美豬議題,各界都關注,今日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上,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指出,熟牛肉的瘦肉精含量除了受到生牛肉瘦肉精含量的影響外,烹煮方式也會影響,例如比起滷、水煮川燙或油煎方式,紅燒有更高的瘦肉精含量,推測可能是摻雜其他食物或辛香料,或是因烹調方式而產生濃縮的效應所致。
此份2013年的調查研究,共收集91個家戶的美牛檢體,包含北區30戶、中區21戶、 南區30戶、東區10戶,檢驗家戶所購買的肉品是否含有瘦肉精,結果利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進行檢測,可偵測到0.3ppb(十億分之一濃度)以上的瘦肉精含量,其中,有35戶、38.46%的生牛肉含有萊克多巴胺,平均檢出濃度2.2ppb,其中更有一戶檢出11.3ppb,並發現烹煮方式會影響熟牛肉的瘦肉精含量,以紅燒最不利,但因為研究的樣本數及研究設計尚不足以解釋原因,需要後續研究加以釐清。
根據食藥署肉品瘦肉精檢測資料顯示,目前市售牛肉類製品約3.3%驗出殘留有瘦肉精,平均殘留濃度約0.163ppb,市售豬肉則是0.8%檢出,平均殘留濃度約0.0051p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