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老屋、老木頭 來看公寓中的巷弄復刻情境展
新北市藝文中心正展出的「戀舊風格—收藏家與藝術家的時光收納箱」特展,踏入展場如進傳統小巷弄。(記者何玉華攝)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別以為是時空穿越,誤闖老時代,沒錯!這正是新北市藝文中心正展出的「戀舊風格—收藏家與藝術家的時光收納箱」特展,踏入展場如進傳統小巷弄,巷口的「瑞芳(上竹下敢)仔店」,還有著一段與「瑞芳」地名由來的歷史故事。
巷口的「瑞芳(上竹下敢)仔店」,是九份知名賴阿婆芋圓的孫子賴志賢的收藏,從日治末期到民國五、六○年代,充滿懷舊古風;賴志賢指著現場展出的公文說,「瑞芳(上竹下敢)仔店」是從福建來台的賴世、陳登兩人開設,經日本政府核准的雜貨舖,店名「瑞芳」經商旅口耳流傳,也成了地名的由來。
巷尾李龍泉的「拙木創作」,廢料再生的典範,李龍泉形容自己逛街是找垃圾,經過他巧手的廢木料,經繁復的裁切、染色、火烤等工序,磨製出帶有斑駁、老舊之感的老屋群,從比例、燈光務求真實,貼近細看,彷彿跌入舊時光。
還有錦和國小美術教師許晏豪的「豪記歌舞團」,展出他以三峽老街為題,用陶土燒製出的30餘棟縮小版的紅磚拱廊建築、巴洛克式立面牌樓、店鋪商行等建築群,充滿懷舊與童趣感,重現古鎮的繁華榮景。
文史工作者康锘錫耗費20年的田野調查,為台灣1920至1935年風行一時的建築花磚留下記錄;喜愛老屋的七年級生辛永勝與楊朝景,記錄各地老屋的裝飾元素,挖掘出「鐵窗花」的故事;藝術家唐唐發,以傳統市場年貨攤位的意象,打造全新創作「宜蘭發鴨賞」,處處觸動人心的老作品,讓現場觀者驚嘆值得一遊,展期至3月13日。
相關影音
許晏豪用陶土燒製的三峽祖師廟。(記者何玉華攝)
讓人彷彿跌入舊時光的「拙木創作」。(記者何玉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