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電影套餐票價藏玄機 「創作者花錢請你吃喝」

    電影票的價格、是否加套餐,是片商、電影院以及創作者之間拆帳玄機。示意圖,。(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電影票的價格、是否加套餐,是片商、電影院以及創作者之間拆帳玄機。示意圖,。(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2015/08/13 11: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許多民眾有空就喜歡上電影院,但是否曾注意過電影票上的價格暗藏玄機呢?

    日前有媒體報導,電影票是260元,加30元就有爆米花跟飲料的單人套餐共290元,但電影票券上的價格卻顯示200元,這是為什麼呢?獨立電影工作者林聖文在臉書表示,電影院會這麼做的真正原因並非是為了躲娛樂稅,而是這樣做能影響到和片商之間的「拆帳制度」。

    林聖文表示,「原本若是單張電影票260,電影院分130,片商分到130;但如果是一張套餐票290,電影院分190,片商分到100」,所以電影院其實是非常仰賴套餐來賺錢的,民眾所吃的便宜的爆米花和飲料,「追根究柢其實等於是創作者花錢請你吃的」。

    林聖文說,「非常度爛這種制度!」因為全球化的自由市場所延伸出來影響整個本地電影系統,資本主義大結構問題底下的層層環節實際上這些年來正在扼殺電影創作者以及電影創作本身。

    這也是服貿當時所探討的「所謂自由市場裡的不平等」,大會吃掉小,林聖文認為因應本地文化會受到的衝擊「得有一套方案」,但台灣人一直以為這些都只要透過自由市場來決定就好了,反正本地電影好看觀眾就會買單,「但實際上整個結構都不是正義的」。

    「本地的電影工作者就會一直在越來越小的生存環境裡,還抱著可以突圍的夢,直到最後一個一個投入然後夢碎才發現環境之難,很多問題根源在結構。」

    該文章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迴響,吸引逾600多人分享,連導演戴立忍也在個人臉書分享,並感慨表示「羊毛不一定出在羊身上,有時出在牛身上」。

    林聖文是去年4月25日包圍立法院擋車事件中,冒險趴在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座車前的「趴車男」,當時蔡正元仍執意開車,被拖行數公里。

    林聖文臉書全文:

    TVBS今天做了一則新聞

    電影票260,加套餐30有爆米花跟飲料的單人套餐共290,但電影票卷上的價格卻顯示200?

    其實不知TVBS為何突然關心起這個議題,因為這件事情已經存在相當多年了,可惜TVBS的新聞做錯方向了,電影院這樣做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要躲電影票的娛樂稅,而是爆米花跟飲料的真正販售價格本來就不可能是30,約略賣90是差不多的,但這個90要從觀眾手上的290所分出來的,所以電影票卷價格就會從290降到200,但真正影響的並不是繳稅問題,而是和片商之間的拆帳。

    原本若是單張電影票260,電影院分130,片商分到130

    但如果是一張套餐票290,電影院分190,片商分到100

    所以電影院其實是非常仰賴套餐來賺錢的,你所吃的便宜的爆米花和飲料,追根究底其實等於是創作者花錢請你吃的。

    所以林爸非常度爛這種制度,懂嗎?

    -- 原本只是碎嘴,太多人轉了只好多補充我所謂的那個「制度」是什麼?

    我肚爛的那個制度是指全球化的自由市場所延伸出來影響整個本地電影系統,資本主義大結構問題底下的層層環節實際上這些年來正在扼殺電影創作者以及電影創作本身。

    實際上電影院這樣操作依現有法令是沒有逃漏稅的問題,所以整個脈絡TVBS無法再抓上去,只能停在「懷疑」電影院逃漏稅,但該現象不是因為要去逃電影票的娛樂稅才把電影票的價格做浮動的調配。

    比較實際的現況是,當美商片第一週要求跟電影院要七三分帳的話,一張全票260塊電影院只得分78塊。但若他賣套餐票290塊時,90塊餐飲費,200塊拿三成就是60塊,影院還可以拿到150塊,差距近一倍。

    第二週六四分帳,一張全票260塊票電影院分得104塊,若賣套餐票影院可以拿到170塊。

    賣套餐票成為影院的生存之道,不賣套餐票光被美商片的高抽成就悶了,而同樣一套標準總不可能外片一個價格而本地片一個價格,但卻存在因為各種國際政治權力的不對等,使得本地電影院和本地電影環境,都在這個結構的壓迫之下。

    這其實就是服貿所探討的所謂自由市場裡的不平等,大會吃掉小,所以因應本地文化會受到的衝擊得有一套方案,然而台灣人們一直以為那些都透過自由市場來決定就好了,反正本地電影好看觀眾就會買單,但實際上整個結構都不是正義的,本地的電影工作者就會一直在越來越小的生存環境裡,還抱著可以突圍的夢,直到最後一個一個投入然後夢碎才發現環境之難,很多問題根源在結構。

    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政府若沒有明確的看到本地電影產業的根本處境,只是相當自由的放任自由市場去run,最終整體的本地電影工業環境其實是改善不了的,倒不僅只是電影院公會聯合施壓訂定辦法,因為面對美商電影掌握內容,賣便宜套餐票成為本地電影院的主要獲利的重點,是變相的在全球化自由市場影響下,本地戲院因應美式影城文化衝擊的生存之道。

    當然就美商來說電影票他可以抽比較高的比例的話,也就不在意電影院有什麼樣的地域性促銷方案,只是連動性的便會影響本地的創作者,使得本地電影在抽成比例本就不比美片高的情況下,又得遵守電影院和美商有所默契建構出來的各自獲利模式裡,讓本地電影在抽成比例低的劣勢裡還是得和美片走一樣的遊戲規則,那麼本地電影就自然會成為整個全球化(美國化)系統裡被犧牲的那部分。

    終究問題的根源其實還是台灣人們絕對信奉全球化的自由市場機制,放任政府不介入而以為所有一切會自然達成平衡,電影與電影院和觀眾之間的關係從沒被人細緻的談過,因此美式影城的文化進來後所帶來的衝擊只是更加順應美式電影的生存環境,最終都非常不利於本地電影的發展,除非你就是有能力在本地電影工業艱困的環境下,拍出適合當代觀眾口味的爆米花電影,那勉強還可以取得一席之地,但實際上仍無法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的大結構。

    所以為什麼韓國電影人會說可以為韓國電影死,逼迫韓國政府要有因應WTO對文化的衝擊,以文化例外保護本地文化的政策,如果有人願意把整篇文章讀到這邊,那或許改變的契機就開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