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蓓出版新書 述說台灣咖啡的歷史

陳蓓蓓今天在古坑老吳咖啡莊園舉辦《琥珀記憶.雲林咖啡大時代》新書發表會,耆老及其後代齊聚一堂說咖啡、喝咖啡。(記者廖淑玲攝)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作家陳蓓蓓今天在古坑老吳咖啡莊園舉辦《琥珀記憶.雲林咖啡大時代》新書發表會,多名雲林經濟農場(斗六咖啡工廠)時代的耆老現身說咖啡、喝咖啡,找回台灣咖啡的認同感與榮譽感。
「停下您的腳步,問一問自己看過台灣咖啡園的咖啡樹林嗎?聞過台灣咖啡的香醇嗎?嚐過台灣咖啡的甘美滋味嗎?聽過台灣咖啡精彩的歷史故事嗎?靜靜地走進了咖啡的原鄉……」由曾任雲林經濟農場場長陳連茂的女兒陳蓓蓓所著新書,讓人回味台灣咖啡。
陳蓓蓓說,該書主要敘述台灣咖啡的歷史,從2012年一把無情火燒掉了斗六市圖南路30號那棟房子開始,讓她驚覺位在雲林溪左岸圖南宿舍群的珍貴,喚起她積極找尋往日明亮的記憶而動手寫書。
原本已定居美國30餘年的陳蓓蓓表示,1934年(日昭和9年)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在古坑荷苞山開始種植咖啡,是早期台灣咖啡起源地之一。
台灣光復後,1958年設立斗六咖啡工廠,廠房就是原「圖南產業株式會社」,舊址即目前雲林審計室,佔地1717坪,當時耗費總工程費新台幣208萬9002元,曾為遠東最大的咖啡工廠。
而位在斗六市雲林路二段旁的圖南路就是這群默默為台灣咖啡產業打拼者的宿舍區,國民政府接管後沿用成為雲林縣經濟農場宿舍,尚保留8戶,曾是陳蓓蓓等人的美麗家園,火災事件後雖讓人嘆息,現場拾獲黃有實校長的遺物洞簫,促成這本新書的誕生。
今天的發表會陳蓓蓓親自導讀,54年前在咖啡工廠擔任烘焙技師的陳守宜,高齡78歲的他也重回舊地,捧著台灣咖啡讚不絕口,重新回味半世紀前的台灣滋味。
曾任咖啡工廠廠長的廖賢雄等人都到場,期待透過專書發表活動誘發更多的文化創新思維及民眾對台灣咖啡的美好記憶,尤盼能連結斗六、古坑、華山、荷苞山等各景點,成為雲林縣咖啡產業活絡區域。

陳蓓蓓今天在古坑老吳咖啡莊園舉辦《琥珀記憶.雲林咖啡大時代》新書發表會,捧著咖啡的陳守宜對台灣咖啡讚不絕口。(記者廖淑玲攝)

陳蓓蓓今天在古坑老吳咖啡莊園舉辦《琥珀記憶.雲林咖啡大時代》新書發表會,耆老現身說咖啡、喝咖啡。(記者廖淑玲攝)

陳蓓蓓今天在古坑老吳咖啡莊園舉辦《琥珀記憶.雲林咖啡大時代》新書發表會,現場還有洞簫吹奏,而洞簫就在火災現場拾獲,是黃有實校長的遺物。(記者廖淑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