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空難》馬公機場雷達維修又無ILS 民航局長:不影響降落

馬公機場跑道沒有儀器降落系統(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據知當時終端雷達系統也在維修,但民航局長沈啟重申,ILS及雷達都非飛機降落的主要設備。(圖片擷取自Google地圖)
〔記者吳柏軒/澎湖報導〕針對復興航空GE222航班失事原因,調查逐漸抽絲剝繭,除了天候不佳因素,外界質疑,馬公機場跑道沒有儀器降落系統(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更傳出當時終端雷達系統也在維修,恐讓機師及塔台間合作不利,無法在惡劣天氣順利降落,民航局長沈啟重申,ILS及雷達都非飛機降落的主要設備:「很想跟外界說清楚,但越說家屬越質疑,且又進入調查階段,實在為難。」
馬公機場因屬於軍方管理,設計的兩個跑道中,編號20跑道就是當初復興GE222預計降落的跑道,但外界質疑,該跑道沒有ILS,若有此系統,可再惡劣天氣中,虛擬一條空中跑道,讓駕駛員能夠「盲降」,或許就不會重飛失敗;另亦馬公機場設備的終端雷達,更傳出事發當時正在維修,亦恐讓航站人員無法順利掌握飛機行蹤。
但民航局長沈啟反駁,ILS系統對飛航安全是沒有影響,裝設了可以讓機場降落的能見度標準下降,並舉例,澳洲機場都沒有裝ILS,但飛機降落的能見度標準就拉高到5000公尺,強調ILS影響最大的,是機場起落的效率,並說ILS設備並不貴,但仍需考量機場建設的限建管制等。
而雷達維修問題,沈啟則說,全台雷達系統有多部,彼此可互補,但雷達是讓飛機彼此間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設備,並非主要影響飛機降落的因素,但相關資料都已交由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不便對外透露調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