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涉造空污假數據 華亞汽電廠恐補繳1.5億

2011/04/21 06:00

〔記者周敏鴻、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縣龜山鄉華亞汽電公司汽電廠,涉嫌更改自動監測系統的電腦程式,提供合格的空污假數據,經環保局發現造假後移送法辦。桃園地檢署昨天搜索華亞廠區,並依違反空氣污染法約談廠長楊仲舒等七人。環保局初步依申報不實的時段,計算該廠的空氣污染防制費至少要補繳一億五千萬元。

檢搜索約談 廠長50萬交保

檢方訊後,華亞汽電廠廠長楊仲舒、管理組長林木森分別以五十萬交保,科長姜振銘及副科長林慶峰則各以十萬交保。據檢方透露,已有人坦承用假的空污監測數據來蒙騙環保局。

華亞汽電廠是台塑集團的轉投資事業,因台塑開發龜山鄉華亞園區,園區內許多廠商有電力供應的需求,於是轉投資成立華亞汽電廠,用汽電共生的方式來供應電力。

環保局說,華亞汽電廠是桃園縣內的大型汽電共生廠,廠內有兩座發電機組,發電機組設兩根排放管(煙囪),應設置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與環保局連線。自動監測設施的監測項目,包括氧氣、流速、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不透光率等空氣污染物。若排放的空氣污染過於嚴重,可能造成酸雨或光霧現象,讓民眾的眼睛乾澀不舒服。

桃園縣環保局副局長林鵬翔指出,去年五月,由於同仁發現華亞汽電廠自動傳回該局的空污數據,太過整齊且似乎有規律的變化,因此五月三日執行夜間稽查作業到工廠內查看,發現廠內連線監測設施的空污數據,和電腦系統回報給環保局的數據有明顯差異。

華亞否認造假 稱尊重調查

華亞廠方當時向環保局解釋,數據有差異是因為環境修正因素,因連線監測設施的數據必須要扣除包括風速、流向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才是正確的數據,否認造假。

林鵬翔說,對於華亞汽電廠的說法,環保局不敢大意,還特別請縣內大學環工中心的專家進行空污數據模擬分析,結果出爐後發現華亞有問題,因此依汽電廠涉嫌申報不實資料,函送桃園地檢署偵辦;檢方則在昨天大動作展開偵辦行動。

為何要變更空污資料?據了解,廠方部分人員坦承,場內有一組脫硫設備,因為要投氧化鎂當觸媒,但因氧化鎂成本高,廠方遂以脫硫設備故障為由,沒讓設備正常運作,省下氧化鎂的成本,至於能省下多少,檢方還要再計算;不過,也有部分人員表示是因儀器故障所致,並不是為了省成本。究竟廠方是刻意為省氧化鎂的成本造假監測資料,還是另有其他原因,檢方正深入調查中。

至於作假的數據與實際的空污狀況落差多大?桃縣環保局指出,要等拿到檢方查出華亞汽電廠的原始數據後,根據空氣污染情形,精算華亞汽電廠需要繳交的空氣污染防制費用總額後,才會要求汽電廠補繳,預估金額近一億五千萬元。

華亞汽電廠表示,廠方尊重司法調查,已將電腦軟體系統的數據、資料提供給檢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