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布國姑河渠 台灣綠色奇蹟

2005/07/11 06:00

記者王平宇╱專題報導

四十年前正是國際質疑「中華民國」身分正當性聲浪越來越大之際,台灣年年上演「聯合國席次保衛大戰」。

在此特殊時空背景下,任職於水利局的李正宗被政府徵調到西非內陸國上伏塔(一九八四年改名布吉納法索)。他的任務是協助該國興建灌溉溝渠、發展農業,藉以換取聯合國大會上支持台灣的票數。

這是六○年代台灣外交戰中一場慘烈的「農耕隊外交」戰。

李正宗是在一九六六年與近六十名團員一起來到這片荒蕪的土地,花了三年時間興建了著名的「姑河渠」灌溉工程。

原始的姑河流域雜草叢生、幾近不毛,就連開墾用的鐮刀、鋤頭都是特地從台灣運來,再由農團人員發給當地民眾,帶領他們披荊斬棘,一寸寸地整理出農田的基本風貌。

姑河渠可以說是台灣人一手打造出來的「綠色奇蹟」,包括工程所需的混凝土攪拌機都是從台灣運過去的,應付非洲貧瘠土地的超強力耕牛,也是台灣人遠從印尼峇里島找來的。

點滴的努力,換得的是將荒漠澆灌出一千兩百公頃的良田,上千戶農家在此安家落戶,聚落形成市鎮,由農業衍生出商業與服務業。這些文明巨大的轉變,使得台灣農技團也在姑河村中獲得「來自台灣的神仙」稱號,當時我駐上伏塔大使徐懋禧還親提「姑河渠」三字,為灌溉工程立碑。

不過,綠色奇蹟並沒有戰勝國際政治的現實,一九七三年,在我國退出聯合國後,上伏塔不久宣佈與台灣斷交,李正宗等農技團員也隨政府撤離,之後中國進駐人員曾策劃要將這座石碑移走,但不敵當地上千戶農民的強烈反對,石碑被奇蹟似地保存下來,逃過中國「打壓」的命運,這說明了只要有長遠經營的眼光,中國就不可能輕易化解台灣的影響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