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學者:不能全憑領導人意志
總統蔡英文(右二)昨出席「兩岸交流30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並在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右一)陪同下,參觀海基會在同地舉辦的「兩岸交流30週年展覽」。(陸委會提供)
〔記者彭琬馨、施曉光/台北報導〕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昨在「兩岸交流三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表示,過去三十年兩岸關係有高有低,但雙方都願意把政治爭議放在一邊,追求交流互動,所以她相信,只要願意求同存異,就能為兩岸關係找到新機會;張強調,希望兩岸莫忘初心,雙方共同合作,抱持以民為本的理念,在變局中尋找兩岸合作的新契機。
張小月:求同存異 就能找到新機會
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政大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劉德勳則指出,兩岸關係發展根本是人民的價值選擇,必須遵從普遍民意、民主、人權與法治,不能完全憑藉政治領導人的意志。而兩岸關係的社會與公民對話,應是下一階段的十年,兩岸關係開展的重點,當兩岸民間社會團體密切往來後,也需要逐漸進入政府層次的法律與協議規範。
由陸委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承辦的「兩岸交流三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昨邀請總統蔡英文、張小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等人出席與會。
張小月首先提到,兩岸開放探親三十年,當年的一小步是今天的一大步,過去這段時間,兩岸關係有起有落,還曾經進入軍事對峙狀態,但因雙方願意把政治爭議擱置、追求交流互動,因此她相信,只要兩岸願意求同存異,就能在兩岸關係中找到新機會。
許信良則表示,過去三十年的兩岸關係歷史進程、台灣民主化的歷史進程,及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交互重疊,台灣民主化提供兩岸新關係的歷史動能,對終止兩岸互相敵對的舊關係、開展兩岸互相交流新關係,是助力不是阻力,是正面而非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