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休1裁量基準 勞動部勿劃地自限
勞工「七休一」政策上路前兩天,行政院緊急宣布延後兩個月實施。(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鄭琪芳/特稿
勞工「七休一」政策上路前兩天,行政院緊急宣布延後兩個月實施,但爭議並未平息,只是將過去一個月勞動部不願面對的問題掀開,例如媒體、旅遊、大眾運輸業如何彈性處理?其他行業是否應有特殊考量等等,勞動部宜多與外界溝通並審慎評估,切莫再閉門造車及輕率發言,以免再度引發社會不滿與不安。
全面檢視「特殊需求」 勿再閉門造車
新政府上路兩個多月,許多政策似乎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因不同意見而搖擺不定,甚至失去論述及決策能力,「七休一」、「週休二日」等都是例子。行政院決議「七休一」延後上路,不論是外界解讀的「政策轉彎」,或是勞動部辯稱的「勞基法有漏洞」,均凸顯其決策之粗糙草率。
事已至此,行政部門與其爭辯政策有無轉彎,不如努力收拾善後,勞動部兩個月內要研擬裁量基準,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例如,目前僅對大眾運輸業(如年節連假疏運)等行業特殊工作需求給予特殊考量,但客運業在其他節日的人力調度如何解決?
何況,其他行業也有「國外出差」,出差超過七天如何處理?零售業遇年節、週年慶也有停休需求,是否一併考量?對於外界反映的這些實質問題,行政部門原本堅持「僅對三行業三狀況」彈性處理,後來才改口會考慮各行業的工作態樣;希望行政部門多聽取外界意見,不要再劃地自限,以免決策又出問題。
另,有關「週休二日」爭議,相較於勞團堅持的「兩例」或部分企業提的「兩休」,新政府的「一例一休」算是有彈性的折衷方案,但同樣缺乏溝通,加上政策論述能力太差,導致修法一再延宕。或許,行政部門應重新思考如何論述,並想辦法先說服黨籍立委,再來說服勞資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