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路透發表新「T-Day台灣戰役」 點名台灣晶片是美中決戰前沿

2022/08/22 21:23

路透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中美決戰前沿。(路透,本報合成)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路透社今日發表最新「T-Day台灣戰役」報導,直指台灣晶片是中美決戰前沿。文中指出,台積電掌握全球晶片產量的 90% 以上,這些晶片用於先進的民用和軍用領域,美中都深深依賴台灣半導體,華盛頓對北京控制台灣半導體產能的可能性深感擔憂,採取多項策略併進,期能保護台灣這顆皇冠上的明珠,包括說服台積電赴美設廠,同時協調盟友對流向中國的晶片技術進行控制,阻止中國取得EUV,美國晶片法也落槌,鼓勵半導體企業在美設廠。

與此同時,台灣也無意放棄至高無上的半導體地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對路透表示,從現在到 2025 年,本地和外國公司計劃在台灣的晶片產業投資超過 3兆新台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對手並不多。」

路透發布最新「T-Day台灣戰役」報導,文章開頭直指,台灣主導著晶片生產,這些晶片用於先進的民用和軍用領域,美中均極度依賴,也因此台灣半導體產業成了美中2國爭鬥的前沿,華盛頓對台灣遭中國攻擊所引發的供應鏈危機,相當擔憂。

報導指出,對華盛頓而言,允許日益強大的中國半導體產業超越台積電,將威脅到美國的軍事和技術領導地位。若北京犯台,中國不能保證可以完好無損奪取這些珍貴的晶片廠,不僅會造成中國龐大電子行業晶片斷供,即使部分倖存,中國肯定會切斷全球供應鏈。

現階段,美中都想打破對台灣的依賴,華盛頓已說服台積電赴美設廠,近期更因中國加大對台灣的軍事恫嚇力度,華盛頓正在發出美國晶片依賴台灣的焦慮信號。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高級情報官員兼分析師Martijn Rasser說,華盛頓最大的擔憂是北京控制台灣半導體產能的可能性。

報導稱,美國的主要擔憂是在武器裝備中對人工智能的使用技術失去優勢,源於人工智能在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方面超越人類,被預期可徹底改變戰爭型態,而人工智能技術優劣與否,則取決於半導體。

美國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員會示警,(中國)對台積電的威脅暴露明顯破口,如果潛在對手長期在半導體領域擊敗美國,或者突然完全切斷美國獲得尖端晶片的渠道,可能會在所有戰爭領域取得上風。

部分人士也提醒,台灣半導體產業雖具戰略優勢,但可能不足以阻止中國試圖以武力奪取台灣的野心。美國前副國防部長Wallace Gregson 認為,雖然半導體行業對台灣的安全極度有利,但一旦鬆懈,是​​否能防止衝突值得懷疑。尤其習近平將他的歷史成就押在將台灣置於北京的控制之下。

當然,依賴台灣晶片的北京也面臨很多風險,台灣晶片斷供將摧毀中國工業。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 2020 年 10 月的一份報告,中國占世界半導體需求的 60%,而中國使用的半導體中,有 90% 以上由外國供應。台灣就是關鍵供應商,今年第一季,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近一半是半導體,比去年同期增長 33%。

限制晶片技術流向中國 前總統李登輝居功厥偉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報導不僅提及台積電設廠過程,也指出台灣半導體今日的霸業於1974年在南陽街豆漿店拍板的。至今台灣現在佔全球最先進半導體製造能力的 92%,韓國持有剩餘的8%。

台灣為保護半導體產業這群護國神山,前總統李登輝居功厥偉。1990 年代後期,時任總統李登輝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台灣高科技公司實施限制,以確保它們不會將最好的技術轉移到海外。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說,「現在回想起來,產業供應鏈本可以完全轉移到那裡。」目前台灣雖已放寬部分限制,但台積電及其同行仍被禁止在中國建立最先進的代工廠。

除了台灣對半導體技術外流中國祭出限制外,美國及其盟國一直在對中國晶片發展設置防火牆,遏制北京發展先進武器。美國保留了一份需要出口許可證的特定晶片技術清單,並限制向中芯國際出口技術。

美國偕同盟友做出最重要的限制是,阻攔中國取得EUV曝光機,這阻止中國生產 5 奈米晶片,壓制中國推進先進半導體製程。同時,美國也加緊扭轉依賴台灣的狀況,祭出晶片法案補助企業赴美設廠,希望重建美國半導體產業。

至於台灣如何因應中國威脅及保護半導體產業,經濟部回應,過去 50 年,中國從未放棄使用武力控制台灣,但其目標並非限於半導體產業,台灣有能力面對和管理這類風險。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表示,從現在到 2025 年,本地和外國公司計劃在台灣的晶片產業投資超過 3 兆新台幣,在工廠和設備大量投資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對手不多。而台積電也持續推進先進製程,3奈米N3製程預計9月量產,2 奈米拚2025年量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