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化回收尼龍技術世界唯三 與海委會、嘉義縣府攜手將廢蚵繩變黃金

2021/04/22 18:16

海洋委員會海保署、台化、嘉義縣政府攜手將廢蚵繩變成黃金,去年起試辦回收嘉義縣蚵繩再生尼龍原料,再交由下游廠商製成環保絲、以供製作運動機能服飾之用,本月台化開始量產。(記者王善嬿攝)

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左)、嘉義縣長翁章梁(右)今將蚵繩回收投料,象徵攜手推動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記者王善嬿攝)

〔記者王善嬿/嘉縣報導〕台灣是世界第三個擁有化學法散聚回收尼龍技術國家,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全球成功量產的3家企業之一,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台化、嘉義縣政府,回收廢蚵繩後,用創新技術再利用為尼龍原料,提供製作運動機能服飾,本月已經開始量產,今天在台化新港廠舉辦「繩奇活線」發表會展現初步成果。

海洋委員會副主委蔡清標、嘉義縣長翁章梁2人,一同將回收的蚵繩交給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象徵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建構海洋廢棄物循環經濟綠色新里程碑,現場也首映台化自行拍攝製作的公益影片「循環經濟,海廢變黃金」。

蔡清標說,「繩奇活線」是中央、地方跟企業界共同推動海洋永續活動,嘉義縣養蚵、漁業產生許多漁網、蚵繩等廢棄物,將這些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把廢棄物變成黃金,創造海洋永續、保育局面,能作為人民成為世界公民的一個典範。

海保署表示,漁網及蚵繩再回收計畫2020年開始、為期4年,其中與嘉義縣政府去年起回收蚵繩投入經費59萬7千元、今年核定240萬元,除嘉義縣,也會擴大納入其他縣市。

洪福源表示,尼龍是單一化學聚合物,可以利用化學手段回收為原始材料己內醯胺,世界上只有3個國家有此技術,台化新港廠是其一,此外,新港廠利用空的紡織工廠,改為塑膠複合材料廠,可以回收各式各類塑料,以創新技術再加入新材料,成為高價值產品,去年已開始運轉,未來會繼續擴大;目前新港廠加上越南廠,每月回收尼龍料產能共500噸。

翁章梁表示,嘉義縣是國內最大蚵產地,每年可生產蚵繩量1375噸,因長期缺乏去化管道,廢蚵繩成為海洋廢棄物,去年由海保署補助,縣府試辦以每公斤15元價格跟漁民價購蚵繩,交由台化製作回收尼龍料,已有初步成果,預計到今年底前,嘉義縣可提供100噸廢蚵繩,加上桃園、台中、新北及高雄等地廢漁網,未來應可提供台化穩定數量進行循環再製,逐步與台化公司及民間回收業者建立完善回收再利用體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