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雲林稻田施用益生菌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大埤青農水稻田研究施用益生菌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成效。(雲縣府提供)

大埤青農水稻田研究施用益生菌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成效。(雲縣府提供)

2024/07/16 05:30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為減緩經濟作物溫室氣體排放,雲林縣府與中興大學合作辦理水稻田施用益生菌研究計畫,昨天發表期中報告,縣府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結果顯示施用益生菌的稻田甲烷、氧化亞氮的排放量顯著降低,未來將媒合企業加入擴大辦理,讓企業、農民作伙做氣候公民,助台灣實現二○五○淨零排放目標。

雲縣府與興大研究 將媒合企業加入

李明岳指出,為降低全球暖化速度,世界各國投入淨零碳排工作,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研究,為提高產量,農業生產過程採取的方法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外,也會促進溫室氣體排放,其中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尤其長期淹水灌溉、施用肥料等過程,不僅排放二氧化碳,還是甲烷、氧化亞氮重要排放源。

李明岳說,縣府與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包尚弘研究團隊合作,選定全國水稻面積最多的大埤鄉做研究,調查施用益生菌製劑與未施用的慣行農田在水稻生長期,分別整地湛水期、插秧期、分蘗期、抽穗期、成熟期及收割期,觀察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三種溫室氣體排放狀況。

甲烷、氧化亞氮排放 減少92%、80%

李明岳說,一期作研究結果,有施用益生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不多,但甲烷及氧化亞氮的排放量顯著降低,分別降低九十二%、八十%。

李明岳指出,面對氣候變遷威脅,如何降低全球暖化大家都有責任,二期作會持續在大埤試驗,未來視成效擴大到其他鄉鎮,並媒合企業ESG認養益生菌、青農的水稻田,讓雲林農夫也擔任氣候公民對環境永續負責任,創造青農、企業及環境永續共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