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大自然清道夫」能力 褒忠公所飼養牠協助去化廚餘
褒忠鄉公所清潔隊已飼養黑水虻4個月,目前最高記錄能處理60公斤廚餘。(記者李文德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黑水虻被稱為「大自然的清道夫」,其去化廚餘能力強,蟲糞能當有機資材改善土壤,蟲體本身又是富含蛋白質的飼料,可說是「全身都是寶」。為強化鄉內廚餘去化能力,褒忠鄉公所清潔隊今年1月起飼養黑水虻,先後到各地取經,如今一天最高能處理60公斤廚餘。清潔隊表示,目前已尚在試辦期間,未來將拓展至各村,讓家戶也能一起靠自己力量去化。
褒忠鄉長陳建名表示,目前近1萬2000人,平均每日收取的廚餘達24公斤。通常收取的垃圾、廚餘部分也會送至麥寮南亞協助去化。而送運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也隨之提高,所以會發想嘗試飼養。
陳建名還說,為了飼養黑水虻,特地去口湖清潔隊、苗栗三義清潔隊甚至遠到屏東大仁科技大學等地取經,學習蟲卵需求規劃、空間配置甚至是養蟲流程都取其精華所用,「雖花費的時間成本不少,但可協助去化民眾平時頭痛的廚餘」,這項投資值得。
褒忠清潔隊表示,目前飼養2大盆飼養盆及4小盆實驗盆的黑水虻,最高紀錄一天能處理60公斤廚餘,已經是可以出理鄉內3天份的量能。由於目前尚在試辦階段,所以先以最簡單的方式飼養。不過在飼養時並不是那麼容易上手,為不讓蟲蟲被廚餘悶住,需要不定時翻動飼養盆,但又不能傷害到蟲,非常考驗技術。
清潔隊表示,目前試驗盆主要為了未來推廣至各村所用,每一盆循序放不同克數蟲卵,餵食同樣的廚餘量,哪種去化廚餘能力最好,便能記錄下來,當作給社區參考的數據。
除此之外,清潔隊指出,後續將結合園藝及木工,將所產的有機資材申請肥料證,再結合農會讓農民能夠以更便宜價格買到肥料,甚至讓民眾能夠免費領取,藉此深入社區,讓鄉民們也能共響應。後續也將資源回收收集的木材加工,建置「移動式飼養台」,也可讓民眾拿回去,當成養黑水虻的平台。
褒忠鄉公所清潔隊已飼養黑水虻4個月,目前最高記錄能處理60公斤廚餘。(記者李文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