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市今年首次熱浪通報 醫︰適時補水

2024/06/23 05:30

〔記者林承鴻/台北報導〕中央氣象署昨白天對全國十六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台北市更發布今年首次熱浪通報,並通報十局處啟動因應措施,包含灑水降溫、戶外工作勞動檢查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主任鍾稟彥提醒,無論在室內室外,都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每個人需要攝取的水量不同,建議觀察排尿狀況,至少三到四個小時要上一次廁所才代表喝水量夠。

鍾稟彥說,預防中暑的方法不外乎就是適時補充水分、不要直曬太陽並充足休息,他說許多人會有迷思,認為一天至少要喝二公升、甚至三公升的水才夠,但他說其實每人每天需要攝取的水量不同,應該依照排尿的狀況來判斷,一般來說,一天至少上廁所五次左右才算正常。

鍾稟彥解釋,有人可能流汗量非常大,就需要補充越多水分,醫學上來講,比較喜歡以排尿量和排尿次數來判斷攝取水分是否足夠,有上廁所才代表身體水分夠。他說,三到四個小時一定要上一次廁所才代表喝水量夠,民眾也可以透過尿液顏色觀察,如果顏色偏深就代表水喝不夠。

環保局也提醒,民眾若身體感覺不適,如體溫升高、輕微的噁心、頭暈、頭痛、耳鳴、全身無力等徵狀,可能是熱傷害的徵兆,應立即休息、補水,如相關症狀持續則應尋求醫療協助。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六月截至十六日為止,全台至少新增一六一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北市府因應高溫共通報十個局處啟動相關因應措施,包含環保局以回收水執行高溫道路灑水;公園處澆灌公園綠地植栽,以調節都市微氣候;勞動局執行戶外工作者的勞動檢查;社會局啟動獨居長者關懷服務;教育局進行預防熱傷害宣導,並通知各級學校調整戶外課教學地點。

另外,衛生局及市場處加強衛教宣導,輔導食品業者及市集、攤販食品安全宣導;水利處及衛工處操作截流設施及污水處理系統,提升河川自淨及涵容能力;消防局則整備緊急救護,以因應各種緊急救援情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臺北市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