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19 ℃

馬英九、吳敦義偕任內3位前閣揆站出來 籲支持「核四重啟」

前總統馬英九今日與前副總統吳敦義及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毛治國、張善政等人,一同出席「核四商轉,給臺灣一個機會」記者會。(記者叢昌瑾攝)

前總統馬英九今日與前副總統吳敦義及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毛治國、張善政等人,一同出席「核四商轉,給臺灣一個機會」記者會。(記者叢昌瑾攝)

2021/12/16 12:25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四大公投後天登場,擁核方力戰「重啟核四」案通過,今天請出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以及3任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毛治國、張善政,呼籲民眾支持核四重啟,解決空污、綠能不足等能源問題。

劉兆玄表示,台灣缺土地,很難大幅度佈署太陽能;夏天沒風,要大幅依靠風能也不行,因此現在能源政策第一步已經錯了,所以後面就步步錯,蔡政府執政經過6年,綠能增加不到1%,2025年要達20%,不可能達標。

政府以天然氣做為過度能源,劉兆玄認為,天然氣要靠進口,會有國安危機,一旦敵人封鎖運輸,50%的能源就無以為繼,如果要亡羊補牢,就要從恢復核四運轉開始。

劉兆玄也向年輕世代呼籲,出來投票,糾正錯誤能源政策,反核不再是政治正確口號,減碳才是當今、未來主流,而核能是首選之一,下一世代的核能是小模組反應器,現在很多討論的問題會迎刃而解。

毛治國則以彼得杜拉克名言比喻能源「甲蟲永遠不可能長成大象」,因為沒脊椎撐不起來,這就是綠電的問題。而電力供應系統需要脊椎,現在有煤、核2種選擇,核能成本低、產能大、穩定,只要好好專業管理,核能非常安全。但是反觀煤,即便管得再好,還是天天排放空污,雖然可以減少,但永遠除不掉,負面效果天天發生。

毛治國批評,目前政府能源政策,不科學、不現實,反核、減煤、改用天然氣,但問題在於天然氣成本高、儲存困難,需要高頻率運輸,有國安顧慮,雖然以排碳角度來說,是燃煤發電的一半,但仍然有排碳,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提到綠能,毛治國說,政府推升不到1%,要依靠是遙不可及、緩不濟急

,核不用、煤不敢大用、天然氣不可靠、風跟光靠不住,簡直政策撞牆,如果他今天是院長,晚上會睡不著,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只有近憂,也有遠慮。

張善政則提到,科技界友人常跟他說想買綠電,但綠電都被台積電包走,買不到,因為綠電發展進度還差很遠,而這中間有很多自然因素的問題,並非靠努力就能做到,必須要按部就班慢慢做。核能已經被公認是一種綠電,核四重啟,產業就能買到綠電。

張善政指出,蔡政府威脅綠電業者,如果核四重啟,綠電就沒發展空間,但他認為,綠電本就是趨勢,將所有國產化時程壓得太緊,業者也做不到,現在要用核能爭取足夠發展的時間,以核能輔助,綠能產業才能穩健發展。

張善政並說,秋冬空污嚴重,難道還要以煤、以天然氣養綠?國人肺腺癌死亡人數年年上升,但蔡政府卻忽視,民眾應該勇敢站出來投票,救救自己的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