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傳承砌石工藝 屏東大武部落耆老開課

霧台鄉大武部落耆老開辦4800小時的培力課程,將砌石工藝傳承給部落青年,讓魯凱族傳統砌石工法再現。(屏東林管處提供)

霧台鄉大武部落耆老開辦4800小時的培力課程,將砌石工藝傳承給部落青年,讓魯凱族傳統砌石工法再現。(屏東林管處提供)

2021/03/08 05:30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The World Monument Fund,WMF)曾將屏東縣的魯凱族舊好茶部落石板屋,列入全球守護文物名單,砌石工藝傳承再度受到重視,霧台鄉大武部落在屏東林管處協助下,由部落耆老開辦4800小時的培力課程,將砌石工藝傳承給部落青年,課程中打造巡水路邊坡疊砌石板矮牆及石板休憩解說站,成果令人驚艷。

魯凱族工藝 列全球守護文物

魯凱族的砌石工藝精巧,族人就地取材,以當地出產的黑灰板岩及頁岩簡易加工,再將規則片狀的石板進行堆砌,石板建築冬暖夏涼、抗風耐震,卓越的工法能經歷百年不壞。

大武村村長歐光夫說,無論矮牆或石板屋,光搜集石板就得花上半年時間,從劈石板、打薄到堆砌,技術繁複且過程辛苦,隨著耆老凋零,工匠寥寥可數,所幸屏東林管處開辦課程,讓年輕一代透過實作,傳承祖先智慧。

傳承人數從個位數增至10餘人

族人歷時3年,以4800小時課程完成長達1.1公里的巡水路矮牆,及一座石板休憩解說站,目前大武部落會砌石工藝的族人,已從個位數成長至10餘人。

屏東林區管理處長楊瑞芬、部落會議主席柯海燕及大武青年會理事長杜超勇,昨天出席「大武部落巡水路邊坡以魯凱傳統工法營造石板文化矮牆暨專業導覽人員培訓」成果展,並表揚耆老的無私付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屏東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