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3-16 ℃

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10/9啟用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中的市定古蹟校官眷舍。(記者盧賢秀攝)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中的市定古蹟校官眷舍。(記者盧賢秀攝)

2021/10/06 05:30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大沙灣地區,短短1公里內有早期文物、清朝石圍遺構、要塞司令官邸、太平輪紀念碑等文化古蹟,市府文化局多年整修,串聯成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將於國慶連假啟用。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基隆是早期北部地區的重要戰場,沙灣歷史文化園區見證台灣文化的發展軌跡,市府2016年起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將太平輪紀念碑、清法戰爭遺址、石圍遺構、日式要塞司令官邸整修完成,從文化再生的角度,改變都市環境,這是第一個從地方政府出發,發展成為國家重要政策的典範,也翻轉文化部門在機關中的弱勢角色。

將舉辦為期1個月的系列活動

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將於10月9日啟用,市府舉辦為期1個月的系列活動,包括樂團演出、文創市集和文化體驗等,邀請金曲歌手和市民同樂,開發限定商品。

另外,基隆市文化局委託考古團隊調查,發現130年前有座完整砲台,目前只剩下石圍遺構,透過古地圖和現代地籍資料套繪,在石圍遺構向外延伸約1公尺左右,有座大沙灣砲台,面寬超過50公尺長、縱深約16.4公尺,是台灣目前發現最早,也是唯一以三合土夯實,且由砂岩砌石、成排木樁及鐵桿結合的「暗」砲台。

陳靜萍表示,此類複合式結構砲台,在史料上記載很少,也稱「新砲台」、「加里桑尼亞砲台」,日人稱為「東岸砲台」,原本埋沒雜草叢中,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完工後,這座消失的砲台遺構得以重見天日。

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10月9日啟用,將邀請樂團演出。(記者盧賢秀攝)

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10月9日啟用,將邀請樂團演出。(記者盧賢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