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溪埔子人工濕地 通過國家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環保局打造的「溪埔子人工濕地」通過環保署審查認證,是竹市首座以人工濕地為主題的戶外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也是竹市第5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今天由市長高虹安及環保署主秘葉俊宏共同揭牌,期許透過環境教育的深化,為愛地球盡心力。
高虹安說,人工濕地的功能可污水處理淨化水質,還可建造豐富多元的生態系,而同時也可以是環境教育場域,而竹市的溪埔人工濕地更通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的認證。期盼未來學校以及社區鄰里可以多多利用溪埔子人工濕地公園,進行學習及休閒的活動,了解「永續宜居」的觀念。
葉俊宏提到,恭喜竹市拿到這一次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期盼溪埔子人工濕地,能成為竹市孩子的戶外教室,讓學生們可以在戶外進行學習。人工濕地的好處是可利用較少的能源淨化水質,同時也可創造生態系統,避免水體的污染,透過解說,更可落實環境教育的重要。
環保局表示,溪埔子人工濕地位在頭前溪溪洲橋下游200公尺高灘地,占地12公頃,主要功能為淨化溪埔子大排的家庭污水,改善頭前溪水質及打造河岸親水環境。每年可處理家庭生活污水水量達474萬5千公噸,每年可削減生化需氧量86.5公噸、懸浮固體物103.9公噸、氨氮8.8公噸。人工濕地以「水質淨化、都市公園、親水空間、休閒遊憩、永續經營」5大設計方向,採重力流方式,自然引進溪埔子排水系統的生活污水,運用水生植物的淨化能力,分解生活污水內的污染物,讓污水淨化後再排入頭前溪。
環保局說明,溪埔子人工濕地環教課程,以自然生態與水質保護為規劃重點,利用自導式解說牌體驗自然,截至今年3月已辦理24場次、1810人次參訪,深受民眾肯定讚譽。可洽:03-5368920分機3009、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