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美國關稅衝擊 嘉義縣工業會理事長:政府必須儘速談判調降

近60家廠商參與說明會。(記者林宜樟攝)

近60家廠商參與說明會。(記者林宜樟攝)

2025/04/09 08:54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面臨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昨在嘉義縣工業會舉辦「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說明會」,嘉義縣工業會理事長呂武錦表示,關稅對有出口美國的中小企業衝擊非常大,「這幾天都睡不著,只想該怎麼辦」,政府除880億元振興補貼支持,最重要的還是必須盡快與美國協調,爭取調降關稅,中小企業才能繼續生存。

昨有近60家業者參與會議,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及政府的作為;呂武錦表示,面對全球政經格局快速變動與產業結構重整的趨勢,中小企業在地經營上更需仰賴政府政策與資源的積極介入,工業會將持續發揮橋梁與平台功能,協助業者掌握最新政策動向,穩健邁向轉型升級之路。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任秘書李佳瑾說明「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的推動重點,包括通路發展、製造升級、數位轉型及淨零永續等策略面向,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變動,政府提供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等措施,提供資金讓業者度過難關。

呂武錦表示,台灣被美國課徵32%對等關稅,對中小企業衝擊非常大,只要做出口美國路線的各行各業都有受影響,自己的家具事業大約占1/3的營業額,「這幾天真的睡不著,每天都在想怎麼應對」;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中國、越南等,中國稅率比台灣更高,但成本比較低,若能爭取美國調降台灣的關稅,才能減少中小企業衝擊。

呂武錦表示,大企業可以到美國投資設廠,但中小企業不可能過去,協力廠都是小型工廠,要去美國投資沒那麼簡單,「這真的非常辛苦」,希望政府透過談判協商降關稅,讓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業者也說,面對高額關稅,較有可能是由我國出口的公司、美國進口商及美國消費者分擔,但中小企業利潤不高,通常是在10%到15%,若32%關稅均攤,至少也要吸收10%,這等於幾乎沒有利潤。

業者表示,若進口商暫停訂單,時間一久,沒有產品製造需求,工廠只能先讓員工放無薪假,但產業也有缺工問題,時間拉長可能員工也會自尋出路而離職,若等訂單回流,又會面臨找不到人生產,惡性循環,恐讓很多中小企業直接關門。

昨會議由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處長詹正吉剖析數位轉型趨勢與政府補助資源整合,提供企業具體應用建議;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經理陳健強,分享中小企業在節能減碳方面的落實作法與產業案例,具體展現永續發展的可行路徑;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也到場協助業者各項事宜。

嘉義縣工業會理事長呂武錦談美國關稅衝擊。(記者林宜樟攝)

嘉義縣工業會理事長呂武錦談美國關稅衝擊。(記者林宜樟攝)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任秘書李佳瑾說明政府協助方案。(記者林宜樟攝)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任秘書李佳瑾說明政府協助方案。(記者林宜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嘉義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