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確保關鍵技術領先 美制中新策略成形

2021/03/19 05:30

中國打算在美中會談中要求美方撤銷前總統川普實施的對中制裁措施,包括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銷售限制。圖為去年九月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上華為公司的企業識別標誌。(路透檔案照)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十八日報導,為反制北京的「強制外交」,美國總統拜登一月就任後,聚焦於結盟和確保中國不會在關鍵技術上長期領先,這顯示美國新的對中策略正在成形,著眼於更積極與北京就關鍵科技、長遠軍經力量展開競逐。

乍看之下,拜登政府似乎接受前總統川普的論調,即美中關係正轉為對抗,更直接否定二十世紀最後廿五年的主流觀點,即藉由深化美中經濟互賴,可能舒緩雙方在中國擴充軍力、領土野心與人權等問題上根本的衝突。在總結川普政府作法的效果後,拜登政府重拾在對美國長期經濟及軍事力量至關重要的技術上,要更強勢地和北京競爭的做法。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二○二○年總統選戰時就表明,新策略應該更著重於超越自我,而非汲汲於拖慢中國的腳步。其做法是增加政府對半導體、人工智慧與能源等研發及技術的投資,與北京在氣候變遷等共同關切領域合作的同時,也在太空與網路空間的技術及軍事競爭上,更正面地迎戰中國。

拜登政府亦調整川普施壓美國盟邦勿採用「華為」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卻未提供替代方案的做法,例如改採讓西方民主國家使用美國的開放原始碼軟體與「諾基亞」(Nokia)及「愛立信」(Ericsson)等歐製交換器,以提供盟邦更安全的西方製軟硬體。

蘇利文與國務卿布林肯研判,習近平對新武器系統、先進人工智慧等關鍵科技仍被美國掐住脖子感到不安,結果就是兩國競相確保自身的供應鏈、減少依賴對方,更反映出冷戰後設想美中利益糾結難分的時代告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