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法官擬減額 80人降至17人
司改國是會議今登場,籌備委員會初步構想,擬將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各精簡為十五到十七人及五到七人。(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記者黃欣柏、項程鎮/台北報導〕備受關注的司改國是會議即將登場,迄今無法落實的「金字塔型訴訟結構」也被列入重點討論項目。據悉,司改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初步構想,是將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各精簡為十五到十七人及五到七人。法界人士分析,此事影響層面極廣,如何推行將是此次司改的最大考驗。
精簡終審人力 最高行從50人併至7人
目前我國終審法院員額比例高居世界之冠,造成法律見解「初一十五不一樣」,常讓法界與國人無所適從。司改會議籌委會規劃將約八十名最高法院法官刪減至十五到十七人,最高行政法院則從五十多人整併為五到七人,任用方式可能從原有法官挑選或由總統提名,未留任者可能續留最高法院擔任「研究法官」,負責草擬判決書或下放高等法院擔任庭長。
司法院高層:恐難消化三審案件
但一名具卅年法官資歷的司法院高層質疑,此方案顯有難題存在,首當其衝是原有法官下放高院後,將難以消化現有三審案件,若轉任「研究法官」寫判決,也可能引發錯誤判決難以究責等問題;此外法官採特任制恐造成政治力介入審判,從現有名單挑選也可能讓擔心「失業」的法官們刻意「揣摩上意」而做出違心判決,改革過程難免顧此失彼。
民間司改會:應同步調整一、二審結構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認為,縮減終審人力時應同步調整一、二審結構,例如增加一審民事案件的訴訟外解決(如和解)比例及減少檢方送審量,才可減輕整體衝擊。一名前最高法院法官則建議,可公告兩至三年緩衝期,讓最高院消化積案,同時讓二審改採事後審並嚴格限縮上訴三審的標準,金字塔結構自然會成型。
高榮志強調,此事涉及層面太廣,牽一髮而動全身,堪稱是司改的成敗關鍵。過去未能解決就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跨院部溝通管道,此次政府以總統高度帶領改革,已踏出好的一步,細節如何解決,各界都期盼能在司改會議中找到答案。
據了解,最高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的員額問題,近日將先由憲法學者林子儀與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等人組成的第二組進行討論,如獲通過,將修法調整組織架構,並討論後續人力與案件配置事宜;至於公懲會部分,因涉及監院彈劾案件,且相對較無急迫性,相關單位將另與監院協商。
-
司改國是會議 21項議題清單出爐!
-
法務部:檢察總長並未批司改作秀
-
桃園核心小檜溪特區 壓軸鉅獻「亞昕森丰」盛大登場
-
司改國是會議 盼六月做成總結
-
司法院推有感司改 朝堅守人權保障等7大方向改革
-
政策引資產業發展 辦公市場趨勢成形
-
司改國是會議 不談廢死不談赦扁
-
疏解訟源 二審也可認罪協商
-
司改國是會議明召開 檢察總長:期待它開得好
-
年改造成軍公教月退減少 施能傑:大部分來自18%優存
-
郭昱晴控曾說「養子終究是外人」 陳昭姿批造謠傷害她的孩子
-
M1A2T戰車登台防衛升級?退將曝這些關鍵|【官我什麼事】
-
賴總統過境關島通話 美眾院議長承諾助台防衛
-
聯勇操演 摩羯旋翼無人機秀戰力
-
「中山女高遭政治利用」家長會抗議馬辦
-
馬辦︰兩岸尊崇孫中山 所以排訪中山
-
陸委會:從未指責中生 出事當然找馬辦
政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