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在中國會被笑!一座公園蓋3年 柯文哲:應仿效北歐漸進式施政

2021/12/05 18:44

台北市民生社區內的松榮公園今舉行成果發表會,市長柯文哲表示,此公園經過地方社區、專家學者共十餘場的開會討論,以包容與共融精神、並採「減法」設計保留80%綠地空間。 (記者鄭名翔攝)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台北市民生社區內的松榮公園今(5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市長柯文哲表示,此公園經過地方社區、專家學者共十餘場的開會討論,歷經兩年多,以包容與共融精神、並採「減法」設計保留80%綠地空間,也藉此提出「台灣政治應效仿北歐國家,採漸進式採漸進式施政達全面性進步」,否則依中國式邏輯,「蓋一座公園花3年會被笑」。

松榮公園前身為空軍眷村「慈恩四村」,2010年眷村拆除後曾作為都市農園,提供里民耕種,柯文哲上任後改規劃作為公園,卻遇到地方反彈,自2019年啟動公園的設計規劃工作,除過往的公民參與機制外,也找來專家學者、NGO組織共同討論,打造保留大片綠地的微型城市綠野公園。

柯文哲今出席松榮公園成果發表會,致詞時表示,為化解地方抵抗,過程中舉行5場說明會及工作坊,另又與專家學者7次會議討論,在包容與共融精神下,採取「減法」設計,不再建設涼亭等常見的公園設施,也減少水泥地,保留多達80%的草皮綠地。

柯文哲指出,松榮公園作為設計典範,由里長擔任熱心協調者,透過民眾、民代、專家、市府的共同參與及執行,花費較長時間得到眾人可接受的公共遊憩設施,藉此過程也反映,「台灣政治應效仿北歐國家,採漸進式採漸進式施政達全面性進步」,否則依中國式邏輯,「蓋一座公園花3年會被笑」。

台北市公園處長黃淑如補充,除保留80%以上的綠地空間外,也透過地形變化與遠方大屯山景相互呼應,步道則以瑠公圳流水的意象進行配置,交織於整體地形變化之中,提升公園景觀豐富性,建構人與自然的共融環境,不僅成為城市中的微型綠野,也期許未來公園北側都更開發後,可成為社區與人潮的緩衝空間。

台北市民生社區內的松榮公園今舉行成果發表會,市長柯文哲表示,此公園經過地方社區、專家學者共十餘場的開會討論,以包容與共融精神、並採「減法」設計保留80%綠地空間。 (記者鄭名翔攝)

台北市民生社區內的松榮公園今舉行成果發表會,市長柯文哲表示,此公園經過地方社區、專家學者共十餘場的開會討論,以包容與共融精神、並採「減法」設計保留80%綠地空間。 (記者鄭名翔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