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曾是過來人 陳旺德︰孩子困境 是社會的事

2024/04/06 05:30

陳旺德從小自育幼院長大,但他成功翻轉人生,讀完政治大學碩士,並擔任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研發組長、青少年自立發展社福基金會研發長等職,回頭幫助更多弱勢兒少,實踐自立立人。 (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社會大眾應了解,孩子困境不是他個人責任,是整個社會的事!」六歲進育幼院一待十三年的陳旺德 ,在安置過程中養成堅忍與節儉性格,並在大學時代遇到人生導師,發揮學術性向取得政大碩士,如今加入社福團體,回頭幫助更多弱勢兒少,實踐真正自立立人精神。

廿九歲的陳旺德出生在貧困家庭,他說,父親失聰且六十歲晚婚,擺攤工作收入不穩,母親陸續生下四個孩子後因病過世,自己排行老三,最後全家僅大哥留下,自己與姐姐、妹妹都被送到育幼院,六歲時入院、到十九歲才離開,待了十三年之久。

待育幼院十三年 回頭幫助更多弱勢兒少

即使出身貧寒,陳旺德靠著堅忍性格走過那段歲月,他回憶,在育幼院雖有基礎溫飽,有人照顧,但輔導員、教保員等流動率高,難建立情感連結,集體生活需符合各種常規,宛如當兵,加上同伴個性與習慣要彼此適應,早年還有打罵、體罰情況,這種環境下,「你會非常壓抑性格,對未來沒有嚮往」。

但陳旺德也說,安置機構提供穩定與經濟支持,可以專心讀書,不用外出打工,自己早早學會懂事,理解育幼院管理者缺資源、缺人力的困境。後來考上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遇到老師林昱瑄、陳伯偉等,成為人生重要轉捩點,「看見自己能力」,被一句「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觸動,在老師鼓勵下持續升學。

陳旺德不僅在南華就讀期間獲得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後續更考上政治大學社工研究所,透過省吃儉用與校內打工,花五年時間取得碩士學位,如今自立立人,擔任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研發組長、青少年自立發展社福基金會研發長,回頭幫助更多弱勢兒少,他期盼並呼籲,社會發揮社群能量,一起支持失親無家的孩子踏上正向發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