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捕獲「地震魚」! 多災多難東海岸居民怕爆…

2021/04/07 21:35

屏東滿州東海岸捕獲3米長「地震魚」。(張建華提供)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台灣東部區域今年事故災難多,從蘇花公路、戰機墜海到太魯閣號出軌,都讓全國民眾相當傷痛,沒想到,這幾天又有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周邊漁民捕獲「地震魚」,當地居民都相當擔心,近期多災多難的東部區域,會不會發生地震?不過,魚類專家解釋,兩者間也沒有絕對的相關性,民眾不必過度聯想。

「因為東邊最近狀況多,不禁有點擔心。」意外捕獲地震魚的張姓漁民說,這幾天出海捕魚時,拉上這尾地震魚時相當驚訝,因為這幾年都沒有捕獲的紀錄,3米長的魚身更引發居民圍觀拍照,但附近剛發生F-5E戰機意外,這尾地震魚不禁讓大家擔心,是不是東部海域又要發生地震災害?

專家:與地震沒絕對相關 不必過度聯想

對於民眾疑慮,海生館魚類專家何宣慶指出,南部海域很少記錄到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牠們身體銀白呈帶狀,背鰭延長始於眼睛上方,特徵相當明顯,皇帶魚被捕獲,雖不排除可能地震造成海底擾動,促使這些魚類跑到海水表層,但台灣有感地震發生的機率高,兩者間沒有絕對的相關性。

何宣慶說,世界上同屬的皇帶魚有兩種,分別是勒氏皇帶魚及皇帶魚,棲息深度約由海洋表層至1000公尺之間,一般在200公尺以上,台灣周邊海域出現的地震魚,大多屬於勒式皇帶魚,平均1年大概會捕獲有2至3尾,可惜早年因個體太大、標本太少,民眾如有發現,希望能提供給海生館作為研究。

屏東滿州東海岸驚見「地震魚」。(張建華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