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空氣中有塑化劑 環保署:先查清來源再擬因應策略

2019/10/14 20:25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報告中塑化劑的數值很低,對人體不會有影響,民眾不須恐慌。(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環保署於去年委託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團隊進行「細懸浮微粒(PM2.5)化學成分監測及分析」,發現除了傳統所知的污染物之外,也測到微量的塑化劑;環保署長張子敬週一表示,報告中的濃度很低,對人體不會有影響,環保署會先確認塑化劑來源,再進一步擬定應對策略。

張子敬指出,傳統上大家都覺得空氣中不會有塑化劑,但研究報告中卻顯示出微量的塑化劑,因此現在首要弄清楚塑化劑的來源,確定從何而來後,再進一步擬定相關的控制策略。

張子敬進一步表示,如果發現塑化劑是來自一個很普遍、到處都存在的來源,例如:日常生活衣服上掉落的毛屑,由於是正常活動,也就不可能去限制民眾的活動;但如果有確定會產生塑化劑的源頭,就會採取減量生產的方式去控制,因此來源不同,因應策略也不相同。

張子敬強調,報告中顯示空氣中塑化劑非常微量,由於科技日新月異,現在分析技術愈來愈好,導致大家容易對污染物太過擔心。

他舉例,之前捷運月台PM2.5濃度瞬間值飆高的研究,就引發民眾的擔憂,但其實光濃度並不準確,要考量暴露的時間、暴露的量,才能判斷是否對人體有影響,「看到的不代表馬上就有問題,但重要的是要找出源頭,判斷是不是該處理?以及該怎麼處理?」因此在空氣中有塑化劑事件上,環保署會先確認來源,再擬定因應策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