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80歲台南舊魚市場為什麼重要? 文化達人告訴你…

2016/09/17 11:50

台南舊魚市場存留命運未卜。(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80歲台南舊魚市場保留議題,台南市政府將於21日舉辦第2場公民對話,國內文化界持續關注搶救,對文化資產頗有研究的知名評論家凌宗魁今日在臉書發文,以裝飾藝術風格(Art déco)的角度,廣析國內相關案例,盼望政府珍惜美麗寶藏。

位在中國城運河星鑽區段徵收計畫商業區的台南舊魚市場,因市府認為,「在建築及藝術上的特色並不具備,缺乏完整、明確的文化資產價值」,面臨拆除命運。

不過,凌宗魁指出,源自法國1920年代晚期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éco),在台灣建築樣式發展佔有重要歷程,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廣泛,不亞於歷史主義時期,但成因多元且風格多變,難以一概而論,因此每逢帶有裝飾藝術特徵的文化資產發生保存議題,在風格樣式的論述上總顯薄弱,時常論以「現代風格」帶過,不同於意圖延續帝王將相功績歌頌路線的歷史主義,一般人難以理解其意涵與特徵,也造成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歷史遺跡,在戰後至今漫長的歲月中,不被理解而珍惜。

他感歎,近年某些作品在特定時空機遇,有機會成為法定文化資產,大多數遭到各種推託冷遇,無法獲得應有重視,包括台南舊漁市場倉庫、台南麻豆電姬館、台中天外天劇場、台中烏日庄役場、台北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基隆松本虎太記念館等處。

凌宗魁表示,裝飾藝術風格的出現,帶給原本處於表達自身文化弱勢的被殖民者,任何題材皆可入題的包容性,使台籍仕紳與匠師,可以隨意運用自己熟悉的內容,裝飾自己居所和生活環境,是因為這些出現在門廊、簷帶、門窗邊框楣飾或女兒牆等吸睛處的細部,無涉原本就已存在的建築機能與使用模式,沒有造成空間革命,就真的只是裝飾而已。

然而這些裝飾留下的就是時代的印記,呈現台灣在未必理解也並不必須理解裝飾藝術風格樣式成因的時代背景下,無數業主與職人追求潮流,為市街風貌帶來改變的努力,對於這些見證特定時代的獨特作品,「今天的台灣能以怎樣的智性、包容與美感鑑賞能力去理解,讓這些距今超過九十年的時代背景,持續留存在這塊土地上,向後人敘述曾經發生的故事?」

相關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RHA1008?fref=ts

台南舊魚市場建築呈現裝飾藝術風格。(記者洪瑞琴攝)

熟悉建築史的文化評論人凌宗魁,以裝飾藝術風格論述,強調台南舊魚市場保留的重要性。(擷自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