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大旱探水庫︰石門篇》 過度開發 「砂」了石門水庫

2015/04/05 06:00

石門大壩碼頭旁的土地龜裂長草。(記者張嘉明攝)

前言︰

氣候劇烈變遷,台灣有水成澇、無雨則旱,主要水庫儲水能力已小於三個月旱季的使用量,進入「死亡交叉」。國發會官員強調,台灣找不到地蓋新水庫,只能讓現成水庫「延壽」,可怕的是,南北主要供水命脈石門和曾文水庫淤積率都超過三成,一百年也清不完。

本報記者走訪北中南主要水庫,希望找出水庫永續之計,盼能為台灣多留下一點水源生機。

邊清淤邊開發…花百年也清不完

記者蔡穎、林子翔/專題報導

石門水庫每年因為土石崩塌淤積了七十五萬立方公尺的泥沙,學者和環團都認定,元凶就是集水區的過度開發,但是集水區開發從來沒有停過,採訪車從水庫西側的高線收費站前進不到三百公尺,一旁的山坡地上有兩輛怪手正在動工,一輛先用大型鑽頭插入坡地挖洞,另一輛則把木樁打入洞中,空氣中迴盪著「咚咚咚咚」的碰撞聲。

水庫淤積的慘狀…裝滿也撐不到85天

石門水庫是全國最操勞的水庫,每天供水兩百一十萬噸,除了要滿足桃園全市及新北市板新區約三百萬人的民生需求,另要供水給桃園市內二十多處工業區,以及桃園、石門水利會農業灌溉面積約三萬七千公頃。即便水庫裝滿滿,兩億噸的庫容也撐不到八十五天,平均每年要完全卸空儲水四.三次才夠用;集水區一旦三個月未能有效降雨,就可能見底,堪稱台灣枯旱指標。

這麼重要的水庫,如今遇上史上最大乾旱,不但乾到見底了,也讓人看清楚水庫淤積的慘狀。

山區開發沒停過…地質不穩難擋風雨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石門水庫淤積嚴重的關鍵在於集水區過度開發,山上開墾種水蜜桃、生薑等作物,加上山區不斷開路,造成地質不穩,遇到颱風強力沖刷,泥沙滾滾落下,當然就會累積大量淤泥。民國九十三年艾利颱風過境就為石門帶來二七八八萬立方公尺的淤積量,到現在都還沒清完。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指出,石門水庫集水區遠比翡翠水庫的多了兩倍,周邊大小農路加起來約四百公里,遇上艾利強颱就容易山體潰敗。更何況,水庫附近至少有六個都市計畫案持續在開發,走近水庫,每天都會聽見怪手和鑽頭的挖鑿聲。

沿北橫公路往角板山前進,沿路都是景觀咖啡廳、活魚餐廳、山產店和木材行等,河床上有多處開墾為農地。才啟用十年的溪口吊橋前掛著「施工封閉,請勿進入」招牌,右側路邊的山坡已無植被,再往前察看,整片土牆竟只靠木板、鋼板組成的圍柵擋住,固定錨座已被崩落的土石破壞,水土保持工程簡陋,下方河道狹窄,一旦土石崩落,不但水流受阻,淤積慘況更如雪上加霜。

承包廠商說,這坡地是工程車輛的便道,掉幾顆石頭影響不大,「沒有吃飯不掉米粒的」。羅浮村一間景觀咖啡店的老闆李先生家族世代住在此,咖啡廳投資了好幾百萬元,生活和水庫緊緊繫在一起,他不解地說:「山上的泉水明明夠用,不解為何到山下就說留不住水?」

記者在阿姆坪碼頭前看到一位父親帶兩個女兒來玩沙,說:「這裡以前都是水啊,碼頭浮在上面,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到這裡來。」現在進不來的,反而是遊艇了,踩在龜裂的土地上,好像整片乾掉的紙黏土,多數裂縫比大人的手掌還寬。若硬要說哪裡像碼頭,有了,遠方一葉扁舟孤伶伶地懸在山壁上。

榮華壩早期綠水山光,現在砂石比水多,甚至還可行車。(記者吳俊彥攝)

表一

表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