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兒少施虐者 多為情緒心理問題
2024/03/14 05:30
〔記者蔡思培、何玉華/台北報導〕一歲男童被保母虐死,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指出,從二○一九年到二○二二年,台北市十八歲以下兒少保護個案受虐人數從八二九人攀升到九一一人,其中「身體虐待」案件逐年攀升,短短四年暴增七倍以上;施虐者樣態則以藥物濫用、精神疾病、負向情緒行為特質佔比居高不下。台北市社會局坦言,目前保母換證制度不需審核心理健康。
身體虐待案 4年暴增逾7倍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許元彰表示,保母若感到不開心、疲憊,或工作責任沉重,對於照顧孩童不如以往有自信心,可能代表需要協助。社會常將壓力、情緒污名化,導致大家抗拒尋求心理協助,認為求助代表自己脆弱、相關能力不夠專業,但尋求協助的目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坊間有許多心理健康評估量表,若保母主觀自覺有異狀,可透過客觀量表檢視,也不要畏懼向外界求助育兒相關協助或心理服務。
保母換證 不需審核心理健康
對於保母心理問題如何被全面檢視?台北市社會局表示,目前保母服務登記證書有效期間為六年,保母要在證書屆滿前三個月內申請換證,換證時雖要附上近三個月內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正本,卻不須審核心理健康。未來是否可能讓換照機制更嚴謹,並增加心理量表檢視保母精神狀況,尚待中央討論。
許元彰說,當保母發現壓力較大時,可在孩子入睡時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除照顧孩子也要保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也可與其他照顧者分工。許說,大家常將照顧小孩視為責任與工作,但應該「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好孩子」,若有需求不要畏懼尋求資源。
社會局表示,居服中心會辦理保母紓壓課程及正念紓壓活動,或轉介心理衛生中心諮商服務,讓保母可藉由正確紓壓方式調解情緒。
-
社工遭撻伐 台北家扶中心憂年輕人出走
-
《一歲童遭虐死》保母預知訪視時間? 致電延期
-
當百年工藝遇見現代生活 INAX磁磚細緻妝點日常美學
-
新月大河 新月橋河岸首排2~3房
-
自由說新聞》美國會「這幕」護台嗆中!最新「台灣人民調」曝光
-
緬甸詐騙園區釋放百餘外籍人士 刑事局:確認有7名台籍者
-
捷運東環段出入口規劃基座過高 都審會要求修正
-
竹聯幫弘仁會「乾坤車隊」專擔綱境外洗錢車手 警逮11人送辦
-
台北轉運站周邊400機車格 3/3起改採計時收費
-
新北當鋪當街被開51槍 竹聯幫弘仁會幹部判10年
-
經北市黨部「審核」通過 國民黨確定終止罷免王世堅
-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 國民黨:向受傷民眾及家屬致上最誠摯慰問
臺北市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