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首例╱日用iPS細胞 老鼠體外造卵成功

日本九州、京都大學成功以老鼠的iPS細胞培養出卵子。(取自網路)

日本九州、京都大學成功以老鼠的iPS細胞培養出卵子。(取自網路)

2016/10/19 06:00

孕育出小老鼠 有助解開不孕之謎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以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進行生殖研究又有新突破!九州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以老鼠的iPS細胞在體外成功地大量培養出卵子,並順利孕育出下一代,成為全球首例。儘管這項技術還不確定能否應用在人類身上,且涉及法律及倫理問題,但對於解開女性不孕之謎無疑又邁進一大步。

日本媒體報導,九州大學和京都大學科學家十七日在英國「自然」期刊發表最新論文,說明從老鼠尾巴取出細胞後培養出iPS細胞,再製作成「原始生殖細胞」,接著將這些細胞和老鼠胎兒體內取出、將形成卵巢的體細胞,一起放在培養皿中,經過五週三階段的體外培養,共生成四千顆卵子。

其中,約一千三百顆卵子和一般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後,放回老鼠子宮,順利孕育出八隻老鼠。雖然出生率不足一%,但已是重大突破。

領導研究團隊的九州大學教授林克彥及京都大學教授齋藤通紀,二○一二年便以類似手法製作出老鼠卵子,但當時製成的「原始生殖細胞」是放回老鼠的卵巢進行培養,這次則是直接在體外培養,研究人員可全程觀察卵子複雜的成長過程,有助於解開不孕症的原因。

林克彥表示,若能在體外製作大量卵子,或許可以運用到瀕危物種保護領域。他也希望利用不孕女性的iPS細胞再現卵子的生成,以探明不孕的原因。不過,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部長阿久津英憲指出,人類和老鼠不同,卵子生成過程受到各種染色體影響,能否馬上育成仍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雖允許以iPS細胞製作人類的卵子和精子,但禁止以這些卵子和精子進行受精,若要進行人體研究必須更為慎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