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星期專訪》施俊吉:中國政治意圖明顯 服貿不能簽

2014/04/07 06:00

記者鄭琪芳/專訪

馬政府欲強行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爆太陽花學運浪潮。前金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員施俊吉表示,台灣服務業競爭激烈,沒有太多利益可圖,中資來台顯然別有政治考量。

「服貿的『利』不會發生在多數人身上,『弊』卻會發生在幾乎每一個人身上!」施俊吉認為,服貿不能簽,沒有服貿不會影響台灣加入TPP,台灣也不會因此邊緣化;但服貿一旦生效,條文上雖說三年後能改,而三年卻已足夠發生不可逆的傷害了。

「弊」將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記者問:服貿爭議延燒,馬政府仍宣稱「利大於弊」,要「一字不改」通過,你有何看法?

施俊吉答:服貿的利弊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利不會發生在多數人身上,弊卻發生在幾乎每一個人身上,成為分配的問題、階級對立的問題。

服貿對能去中國發展的企業有利,但台灣能去、想去的企業屈指可數,去中國設公司後,創造的就業在對岸,賺到的利潤也在那裡。如果公司生意規模小,要進中國可能還得把台灣公司收掉,折損的是台灣的就業。而中資來台,不一定開新公司,可併購台灣的公司,不會對GDP產生新貢獻,也不會增加就業,卻讓台灣經濟自主權下降,因為老闆換成中國人。

中資意在滲透台灣經濟體

台灣整個經濟結構,七成以上是服務業,且很多是中小型企業,競爭已經很激烈,這樣的市場不會有厚利可圖。中資為什麼還要來?顯然經濟利益不是主要考量,深入滲透台灣的經濟體才是重點,服貿可以夾帶政治意圖。

自二○○八年以來,馬英九一心只想靠中國來維持台灣的經濟,顯然失敗了,ECFA沒有給台灣帶來有效的經濟效果,藥就愈吃愈重,現在吃出服貿來。按理,兩岸應先談貨貿,貨貿不牽涉人員往來,不牽涉技術及其他方面的輸出入,爭議較少。

國民黨心中真正想的是「獨佔台灣」,只要把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搞得跟中國無法切割,就能繼續執政,因為民眾會覺得其他黨沒辦法獲得中國認可,兩岸的關係會倒退,會產生經濟危機。這是馬英九二○○八年上台後佈下的局,這是「溫水煮青蛙」,幾年下來,不想被煮熟的青蛙應該跳起來了。

我半數金控恐被中資控制

問:服貿開放中資對台灣的金控持股可達十%,將造成什麼影響?

答:中國已是台灣金融業最大曝險國,最終風險餘額近六五○億美元,將近兩兆台幣;台灣人民幣存款也近二五○○億人民幣,破一兆台幣。台灣不僅製造業、資金、技術等都外移中國,金融上又是如此密切且失衡的關聯,情況相當嚴重。

服貿開放中國的銀行對台灣的金控持股可到十%,中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還可持股五%,共可持股十五%。目前台灣十六家金控中,有八家最大股東持股不到十%,如果中資能買到十%,就成為最大股東,可控制台灣半數金控。

香港是全球排行第三的金融中心,僅次於紐約和倫敦,但道地的港資銀行現在只剩下兩家,其他都被中資併購,難道不是警訊嗎?

中國對台灣有敵意,老要把台灣納為己有。我們製造業幾乎都過去了,現在又要開放中資大舉入侵服務業,甚至有機會掌控台灣半數金控。這樣,要不要反服貿?我認為服貿應退回去,因為簽得很不好。

問:你所謂的退回服貿,是指重新談判嗎?

應先簽貨貿 資本與就業留台

答:我認為服貿不能簽,先簽了貨貿再說,簽了貨貿,製造業可以留在台灣,再出口商品到中國去,資本與就業就能夠留在這裡。但是馬政府連這種經貿策略的認知和執行能力都沒有。

這些年來兩岸關係愈見和緩,雙方也互有體諒。我搞不懂,中國看到台灣這麼反服貿,怎麼還給馬英九那麼大的壓力,非得要他這樣跟人民對撞。說穿了,中國就是認為這是中央跟地方簽協議,地方有什麼身分退回。

產業都到中國 台灣被邊緣化

問:馬政府宣稱,服貿不過,貨貿無法簽,也難以加入TPP、RCEP,台灣必然邊緣化?

答:簽貨貿要的是什麼?取消五%的面板關稅嗎?台灣已是WTO會員國,與許多國家關稅互惠,FTA關稅減讓僅約三%至七%,如果沒有三%至七%的減讓活不下去,就讓台幣貶值三%至七%,不就等於跟世界各國簽FTA了?

央行固守台幣匯率多少年了?為什麼不讓台幣貶值?因為馬政府經濟無法成長,台幣如果貶值,以美元計算的GDP會更難看?所以,央行哪有獨立的政策,還不是臣服於政治。

如果台幣貶值,造成物價上漲,馬政府不是宣稱編了九百多億元要補貼服貿受損的人?既然如此,就讓台幣自然貶值,再把九百多億元拿去補貼原油等重要的進口物資,不也就行了。

馬政府說,服貿若重談,台灣必然邊緣化,因為影響我們加入TPP跟RCEP。但是TPP跟RCEP並非以有沒有跟中國簽服貿為前提,TPP、RCEP分別由美國及中國主導,雙方相互較勁,十年恐怕都不一定能夠成形。

況且,TPP是APEC的終極,台灣已是APEC的經濟體,TPP最終成形時,台灣自動成為會員。台灣現在要做的是趕快參進會談,因為後來加入談判的不能更改前面各國已談妥的細節。

台灣為什麼被邊緣化?就是製造業通通跑到中國,台灣接單、中國出口,現在全世界看不到MIT(台灣製);以前台灣跟中國沒那麼緊密時,全世界都看得到MIT,現在很多MIC(中國製)其實是台商做的,MIT卻不見了。

離婚喻不倫不類 進中國圈套

問:馬英九說服貿生效後可終止,就像結了婚可以離婚?

答:不倫不類的比喻。有些部分是要三年後才能改,還要對方同意,但很多事況一旦發生就沒辦法改。如果中資已經「一條龍」了,已經買了許多公司,要怎麼跟人家說三年前買的無效?最多只能說接下來不可以,但三年內造成的傷害已不可逆。

問:馬政府堅拒學生「退回服貿」的訴求,服貿爭議要如何落幕?

答:中國的意圖這麼明顯,馬政府還一頭熱地要栽進他們的圈套裡面,大家當然會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憂心,台灣的未來就是年輕人的未來,他們所提出的訴求,都具有正當性。

美國給了美國人美國夢,中國現在要給中國夢,而台灣究竟給年輕人什麼樣的台灣夢?如果台灣夢是將來必須去中國就業,何等等而下之?執政黨配合中國對台灣「溫水煮青蛙」已多時,溫度到了,是要跳起來抗拒的時候了,否則,台灣就是下一個香港。

不過,整起事件將會怎麼落幕,我實在不曉得,我想學生團體也不知道。這是一場持久戰、耐心戰,就像甘地不合作運動的長期抗爭精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