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19 ℃

(嘉縣)烏魚減產逾3成 烏魚子沒漲價

色澤光亮的上等烏魚子。(記者蔡宗勳攝)

色澤光亮的上等烏魚子。(記者蔡宗勳攝)

2017/12/05 06:00

〔記者蔡宗勳/嘉縣報導〕疑受天候異常、氣溫偏高的影響,今年嘉義縣養殖烏魚頻傳細菌感染死亡,如與縣農業處統計去年產量六百三十五公噸比較,今年減產逾三成,但供給量減少,並未反映在烏魚子的產地價,原因是盤商預期景氣不好,買氣會衰退,令漁民氣結。

天熱染菌養殖魚大量死亡

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表示,剖烏魚子的烏魚養殖時間最少要兩年,風險相對增加,如去年剖烏魚子晚期吹南風,氣溫遽升,致結子率低,部分漁民被迫多養一年,卻因今年水溫高,易感染鏈球菌、奴卡氏菌,死亡率三成。

盤商預估景氣差買氣不熱

一名周姓漁民說,今年烏魚子育成率不佳,產量估僅去年的六成,照理供不應求,價格應該要上揚,結果大多維持平盤,甚至低於去年同期,盤商壓低價格的理由竟然是景氣差,預期禮品市場萎縮,可是還未到農曆年前送禮旺季,盤商這招「未卜先知」,讓漁民吃悶虧,真的太過分。

縣府農業處訪查,目前濕烏魚子七台兩重八百至八百五十元、八台兩重八百五十到九百五十元、九台兩重九百五十至一千○五十元,加工後烏魚子價格預估與去年差不多,四台兩一千六百元起、五台兩一千八百元起、六台兩二千元起、七台兩二千三百元起。

另,嘉縣布袋鎮再豐海產行自辦「台灣烏魚王」大賽,本月十五日截止報名,採隨到隨評審,已有三十多人參加,最高分九十六分,而一般烏魚子競賽是比加工成品,「台灣烏魚王」則是在漁民繳交剛剖下來的濕烏魚子,依其大小、色澤、養殖收成率與比率等評分;業者蔡義柏強調,主要目的是鼓勵漁民交流養殖技術,汲取別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避免走冤枉路、血本無歸,比賽取前六名,第一名獎金六萬元。

鮮剖的濕烏魚子參加「台灣烏魚王」大賽。(記者蔡宗勳攝)

鮮剖的濕烏魚子參加「台灣烏魚王」大賽。(記者蔡宗勳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