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桃園慈德街改善 告別「左高右淹」

桃園區慈德街才短短100公尺,但花上7個月遷移4大單位管線,改善道路兩側左高右低落差,原來的中央分隔島也打造排水溝,可望告別淹水之苦。(記者謝武雄攝)

桃園區慈德街才短短100公尺,但花上7個月遷移4大單位管線,改善道路兩側左高右低落差,原來的中央分隔島也打造排水溝,可望告別淹水之苦。(記者謝武雄攝)

2017/01/14 06:00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區慈德街近慈光路的約一百米道路,分隔島左右兩側高低落差懸殊,導致一側房屋經常淹水,區公所去年六月進行改善工程,工程費雖只有三一八萬元,但地下管線複雜,施工期間還要配合四大管線遷移,一直到本月初才完工,昨天舉行啟用儀式,終於解決居民長久以來的淹水困擾。

管線太複雜 100米施工7個月

慈德街改善工程寬約十二米、長度一百米,去年六月六日開工拆除中央分隔島、重建兩側排水溝、降挖人手孔、重新鋪設路面;但包商施工過程中發現,短短一百米居然有台電、台水、中華電信、欣桃瓦斯等四大單位管線,經過多次協調才完成管線遷移,始料未及地耗費了七個多月才完工。

市長鄭文燦昨天出席啟用儀式時說,慈德街改善後,不僅解決淹水問題,也大幅提升車流順暢度,減少事故發生,提升用路人的行車安全;另外,慈文國中新建活動中心,也會設置側門出入口,以利社區共用。

當地慈文里長錡春發說,早期慈德街靠近慈光路右側的房子容易淹水,左側房子興建時因此刻意提升高度,卻讓道路產生嚴重落差,造成右側房屋的淹水;而不寬的道路中間有分隔島,消防車無法進入。道路改善後,不僅兩側有排水溝,原來分隔島的位置也設置排水溝,右側房屋將不會再有淹水困擾,消防車也可自由進出,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