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里長動員投票 北市參與式預算現負評

台北市推動參與式預算,由民眾提案,轉變成政策再編列預算執行。圖為萬華區民眾提案整頓艋舺公園。(記者鍾泓良攝)

台北市推動參與式預算,由民眾提案,轉變成政策再編列預算執行。圖為萬華區民眾提案整頓艋舺公園。(記者鍾泓良攝)

2016/06/29 08:00

〔記者郭逸、郭安家、謝佳君、梁珮綺、黃建豪/台北報導〕台北市今年首推參與式預算,在十二個行政區陸續召開提案大會,第一階段共有三十三案成案。然而過程瑕疵不斷,基層里長及民眾發現,民政局宣傳不足,許多人不知何謂參與式預算,也對政策執行沒信心,部分里長直言,有里長「動員」里民投票,質疑「黑箱」。

市長柯文哲參選期間提出參與式預算,希望藉此興利除弊,將編列預算的權力下放至一般民眾。

民政局透過說明會解釋參與式預算,並舉辦提案大會,基層里長及民眾卻陸續發現瑕疵。內湖區康寧里長鄭秀鳳說,大部分民眾不知道參與式預算,她提案後還要自己宣傳,鼓勵大家了解案件內容並投票;信義區萬姓居民也認為,市府釋出資訊不足,建議融入學校教育,以免民眾提案天馬行空。

中山區中庄里長陳建忠表示,里民大多冷漠以對,政府宣傳不足,且參與式預算的提案過程太冗長,雖然自己的提案通過,但對執行沒信心,擔心只是做白工。

內湖區碧山里長呂之杞指出,內湖區成案的「湖光夜市改造計畫」,是用政府預算改造私人領域,議會可能難以通過,她認為執行困難,「感覺只是讓大家宣洩自己的想法。」她也提到,提案人可動員支持者投票,人多易成案。

某里長說,住民大會日期僅公布於網站,不少人不知訊息,且第一次住民大會有公務員充當住民,第二次住民大會時,區主持人卻決定廿個住民資格,她手腳快動員十多位歐巴桑報名,希望通過自己的案子,豈料,第二次會議有更多生面孔疑似被動員,所以她的提案未過,且現場里長們互相使眼色,讓支持者互投對方的案子,比議員選舉還不民主。

也有里長發現,住民大會還未開完,某里長就宣稱已經取得文化部第二預備金補助,接著又在住民大會提案,呼籲民眾踴躍支持。

民政局副局長許敏娟說,未來確實必須努力宣傳,會將參與式預算的資訊深入各行政區,如布告欄或地區說明會;至於部分里長動員投票的爭議,會制定相關規定,或採隨機挑選投票民眾的方式。

任公參委員又提案 范雲:會迴避

另一方面,社民黨政策召集人范雲四月遞補成為公民參與委員會委員,但五月卻與人成立台北市雲轉大安好生活協會,並投入參與式預算提案,且大安區公所六月舉辦第一場住民大會時,范雲也到場,被與會人士質疑具有委員及提案人雙重身分,恐影響運作。范雲澄清,沒有協調方案,為利益迴避,也不參加之後提案審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