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董恩慈呼籲台灣與菲律賓政府,重視源自相同族群的蘭嶼與巴丹居民,期望突破國界、擁有更親密關係的訴求。(記者謝文華攝)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如果我們的拼板船能向南划行到菲律賓的巴丹島,該有多好,兩地族人已經分隔太久了,好希望能夠沒有屏障地相聚!」
蘭嶼拼板船近來因為被懸掛在重新開館的台灣民主紀念館蔣公銅像前做裝置藝術,成為焦點話題。不過,蘭嶼第一名博士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班學生董恩慈,最關心失落的手足。
他的論文研究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的關係,強烈呼籲族人以傳統拼板船(也稱獨木舟)直航巴丹的心願。
以傳統拼板船完成心願
董恩慈指出,1929年耆老所畫的地圖,將蘭嶼和巴丹島等群島以海洋為中心畫成一個圈,當時在族人的認知裡,並沒有把台灣畫在裡面,更認為蘭嶼屬於台灣。
他表示,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19世紀考據,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
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
口述流傳兩地交流歷史
董恩慈說,父親董森永口述歷史時,曾講述祖先留下的神話傳說,包括兩邊通婚、彼此切磋海釣技術,及蘭嶼人教巴丹人以黃牛皮和水牛皮做為捕魚用的雨衣或盔甲,教他們如何處理飛魚的四切法,以解決孩子們的爭吵等故事。
他指,16世紀以來,巴丹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等國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
1987年,是最近一次有蘭嶼人與巴丹人通婚的紀錄,之後雙邊再度熱絡往來,如簽訂備忘錄、計畫交換學生,去年已有2名巴丹島上的老師來蘭嶼教孩子英文。
2002年海洋文化祭,巴丹島國會議員及蘭嶼耆老們已乘上船,準備不顧國境問題,從蘭嶼直航巴丹,最後終因天候不佳,未能成行。
董恩慈說,蘭嶼人曾花1天時間以拼板船航向台灣東岸,族人其實更渴望「向南划行」,直通110公里外的巴丹,讓親人手足能更密切來往,以不負祖先的期望。
菲律賓巴丹島民與蘭嶼居民長久以來互動熱絡,兩邊人都期待突破國界,早日直航。(台師大博士生董恩慈提供)
蘭嶼達悟族耆老身著傳統服飾,熱烈歡迎來訪的菲律賓巴丹島居民。(台師大博士生董恩慈提供)